第一篇
1干預方式及內容
對照組:根據患者不同手術部位的相關要求,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①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計劃,考慮患者心理特點、基本資料;
②手術前加強護理人員同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向患者介紹相應外科手術的成功案例,減輕患者前焦慮、抑郁情緒,同時可以才取音樂療法或注意力轉移治療方法;
③手術之后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持續性心理護理干預,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病情恢復和心理變化情況,對術后治療用藥進行介紹,時患者了解服用藥物的治療效果和作用。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
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方差齊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和抑郁評分對比干預組患者術后前后的焦慮、抑郁總分均小于對照組,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梢?,干預組患者心理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
3.2兩組患者手術滿意度程度對比干預組手術感覺非常滿意、滿意的患者數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比較滿意、不滿意的患者數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4討論
外科手術中無論患者受傷輕重、手術大小,對于患者心理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多數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睡眠、食欲,對于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術后康復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術前、術后心理護理干預顯得十分重要。
研究認為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一般存在以下心理問題:①對術中疼痛恐懼;②擔心手術中出現意外;③擔心自己所患疾病無法治愈;④擔心術后生活不能自理;⑤擔心治療花費過高等,本次研究參考相關研究結論,結合患者自身情況,設定心理干預方案,主要包括與患者積極溝通,術前介紹手術情況,術后介紹藥物治療相關知識,同時配合一定的音樂療法或注意力轉移治療方法,旨在對患者不良心理進行及時糾正,使得患者情緒向好的方向發展,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焦慮、抑郁總分以及對手術治療的滿意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可見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穩定性和對手術治療的依從性,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5總結
綜上所述,外科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負面情緒有顯著的緩解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依從性,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作者:程冀花 單位:鶴壁市人民醫院病案室
第二篇
1資料與方法
1.1心理干預的具體措施
街道衛生院的外科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與老年癌癥術后患者進行心理和疾病方面的知識進行交流,幫助患者了解自己已患癌癥疾病的相關知識和實施手術后進行外科護理的必要性、護理的方法和老年癌癥術后患者在外科護理中自己需要注意事項與患者和家屬進行詳細的溝通和講解,在外科護理過程中對患者產生的問題進行耐心而細致的解答,在護理過程中對老年癌癥術后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項目,向老年患者播放能夠提高戰勝疾病自信心的音樂和視頻,并介紹同類病人治療成功的病例,從而樹立老年癌癥術后患者戰勝癌癥疾病的自信心和恒心,從而提高患者在外科護理過程中的治療依從性,以積極主動應對術后的治療過程。
1.2觀察組與對照組
觀察組共22例患者完成心理干預后進行問卷調查;對照組共20例常規護理完畢后進行問卷調查。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心理干預后精神狀況明顯好轉,而對照組患者精神狀況未見明顯改變,觀察組患者心理干預前、后精神狀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3討論
癌癥老年患者患抑郁癥等心理性疾病的發病率要明顯高于年輕的癌癥患者人群,并且心理性疾病的發生率存在著高度相關性。在癌癥患者術后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心理狀況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狀況可通過積極刺激和促進機體免疫系統的活性來來對抗癌癥的復發并抑制癌癥細胞的生長,而負性的心理情緒可以增加癌癥患者的病死率。
心理干預是護理人員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人際交往,以行動來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進其康復的方法和手段。患者對自己病情的認知、判斷和評價會干擾其精神狀況,當患者意識到自己在行為上的缺陷是由于自己在認知上的缺陷引起的,并且自己在認知上的缺陷通過護理人員的心理干預后得到改變和矯正后,其不良情緒和行為也會相應好轉。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癌癥老年患者在進行心理干預后,患者的抑郁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表明對癌癥老年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明顯緩解其負性情緒,臨床中應積極應用。
影響癌癥老年患者產生負性心理疾病的因素非常多:①疾病本身產生的疼痛可使老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此外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的慢性疾病更容易導致包括癌癥在內的軀體疾病的加重從而導致機體及心理痛苦加重。與此同時,老年癌癥術后患者在進行術后治療過程中的慢性疼痛是老年癌癥術后患者產生負性心理疾病的重要應激源;
②癌癥疾病治療費用高,治療周期長,預后結果往往并不如人所愿,因此患者的經濟負擔非常重,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容易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抑郁癥的發生;
③家庭與社會支持對患者抑郁癥的發病率也具有較大的關系,因此護理人員對于老年癌癥術后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從而增加癌癥患者的家庭外源性支持則更有利于老年癌癥術后患者的機體和心理方面的康復,同樣醫生與護理人員則需要根據老年癌癥術后患者的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及患者的健康狀況選擇適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療方案,以避免因在癌癥術后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造成過于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導致老年癌癥術后患者產生抑郁癥等負性心理性疾病。此外社會應該建立起良好的支持系統,充分發揮和利用醫院的醫護人員、癌癥老年患者的家屬與朋友和社會團體等對癌癥老年患者的治療與康復起到支持作用。
作者:陳慧英 單位:濱州市陽信縣商店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