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好中職教育,有利于保障安全生產,減少突發事故的產生
事故處理專家指出,所有的事故中都有違規行為,所有的違規行為都與制度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有關。進入中職的學生,大部分都缺少這種敬畏制度、嚴守制度的制度教育。在學校,也往往因為制度教育不足,導致其不守校紀,敷衍學習,最終導致他們學業落后。到了中職階段,如果還不能補上這個教育缺失,走上工作崗位后,他們會一再地違反操作規程,違反安全生產紀律,造成各種安全事故,對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產生嚴重影響。發生安全事故,往往隨之帶來安全事故善后糾紛。這些糾紛會極大地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特別是糾紛得不到及時妥善解決,會形成上訪案件、司法案件,有的可能形成更大的暴力沖突。中職教育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既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又可以增強安全意識和安全素養,是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辦好中職教育,有利于減少社會不和諧、不穩定事件
毋庸置疑,學校里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如果失去教育矯正的機會,就會成長為社會上的“思想異見者、人格異化者、性格異常者”。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會面臨生理和心理的諸多問題,特別是有很多學生在應試教育中受挫,會給心理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在這個階段,要專門開設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課程,開展心理和思想健康的過關測試,對他們實施把關篩查,提高每個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讓心理和思想教育不過關的問題學生輕易流入社會。辦好中職教育,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穩定。辦好中職教育,有利于增加職業文化人群,促進職業文化認同,從而減少不和諧、不穩定事件。在現代社會中,人是職業的人,而職業的人又是職業文化中的人,同一職業的人易于形成文化認同,促進文化和諧,而文化和諧又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發展中職教育,增大職業文化人群,有助于職業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職業教育對職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能動作用,能夠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職業文化基礎。職業教育對人類文化具有廣泛的選擇性,可以把正能量的職業文化注入學生的成長之中。職業教育作用下的職業文化,不僅承認各種文化的存在價值、相互間的平等、獨立,而且加強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理解,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和諧了,社會將產生共生共榮的文化格局,社會將更加和諧。
三、辦好中職教育,有助于增強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通過對各種類型的教育進行比較可以看出,職業教育除與其他類型教育的功能一樣外,還具有其他類型教育所不具備的功能,即可把具有普通文化素質的勞動力轉變為某一行業的專業技術勞動者,使職業教育成為與經濟發展聯系最密切、作用最直接的教育類型。簡單來說,職業教育可向經濟社會提供能掌握和運用先進生產技術的技能人才,進而豐富社會的物質產品,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展經濟、不斷增強我國的物質基礎,以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提高,來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成為新形勢下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辦好中職教育,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貧富差距的增大,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職業教育可有效幫助弱勢人群獲得一技之長,擁有穩定工作和可觀收入,從而改善其生活條件與生存質量。現階段,因收入差距擴大,社會分配公平問題引起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重視收入分配、幫助弱勢群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在科技進步迅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客觀條件下,大力發展中職教育可以有效減少缺乏技能、收入低下的人群,而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提高必將有利于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升級,而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升級又有利于“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良好局面的建立與形成,從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辦好中職教育,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從當前現實情況看,我們并沒有真正“辦好職業教育”。這有國家和地方、政策和法規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打鐵還需自身硬”,職業學校一定要不推不靠,開拓進取,真正提高辦學水平,發揮出自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高度重視教學工作。
很多人甚至職業學校的領導和老師認為,中職學生是因為“學不會”才進入中職學校的,在中職繼續“學不會”是正常的,只要加強紀律管束就可以了。其實這是很錯誤的。學生“學不會,就管不住”,管好學生的首要前提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如果不讓他們把精力耗費在學習上,他們就會耗費在違紀上。不學習的學生,讓他遵守校紀校規,是很難做到的。學生的頭腦和精力,如果不用學習技能和知識的“莊稼”去占領它,就一定會生長荒蕪的“野草”。因此,教學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這個位置關系永遠不可錯置。
2.真正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存在如下問題:教法枯燥,不能讓注意力弱的學生有興趣;管理粗淺,不能讓自制力差的學生不掉隊;育人粗放,不能讓家教有問題的學生健康發展。針對這些問題,中職學校應該創立和推廣“學樂•樂學”教學法、“無縫關注”管理法、“全面深度激勵”育人法等教學管理方案。
3.加快教育教學改革。
有資料顯示,學生不學習,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不健全。這種狀況給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家庭、學校、社會如何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部門不應該束手無策,實施家庭教育的“為人父母者”,大多是沒有專業教育技能的人,不能過分苛求。作為有教育專業技能的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負有重要的責任。學校應當組織大量的優秀教師,進行專門的課題研究,制定出“教會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案。
五、總結
總之,中職教育與社會和諧穩定密不可分,正確認識中職學校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責任,并擔負起這個責任,才能更快地培養出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
作者:趙秀芝 單位:成武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