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學論文
一、發揮多媒體的信息載體功能,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實效性,打造高效地理課堂教學
初中地理信息量大,知識點繁多,給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帶來了極大的負擔。一節課下來,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太多,學生理解和記憶感到力不從心,時間久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就感覺沒有意思了,嚴重地影響了地理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引入,大大優化了教學環節,科學整合地理教學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呈現地理信息,有效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為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比如,在進行“認識省級區域”的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常利用“小篇子”的方式進行教學,把我國各省市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經濟發展、歷史古跡、自然資源等信息分類印到一張篇子上,上課時發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教師給的材料記憶就可。這種方式看起來很有效,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對照小篇子反復記憶,就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其實,這種教學方式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學生是被動的,即使學會相關知識也是暫時的,不能從能力上得到提高,很難達到高效教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各省市的各種地理位置進行系統整合,通過一個Flash課件展示我國各省的地理位置,從經緯度方面明確展示位置信息,點擊某個城市的名稱,相關信息就能顯示在大屏幕上。在展示各省市的自然資源時,點擊城市名稱就會出現這個城市的視頻資源簡介或者圖文并茂的介紹。這樣的教學豐富了信息的出現形式,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器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拓展學習資源,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二、發揮多媒體的過程展示功能,揭示地理知識本質,降低理解難度,突破教學難點
很多地理知識是抽象的,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學生很難真實感受到地理知識內涵,只憑對書本學習很難理解地理知識的本質,學生很難在地理學習中獲得真知,學習陷入被動局面。多媒體的運用有效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可以科學地展示地理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視頻講解和動態信息分析,幫助學生深刻領悟地理知識的本質內涵,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比如,在進行“認識跨省區域”的教學中,教材涉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分析,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利用這種教學模式教學,由于時間和空間因素,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深刻領悟水土流失的真正原因。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利用多媒體播放“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視頻資料,通過視頻展示,讓學生感悟出水土流失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地質結構、地形特點、氣候等自然原因以及人為活動等因素造成的,大大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三、結語
總之,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今后我們應進一步研究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應用方法,科學整合地理資源,優化多媒體的使用技巧,使地理課堂教學更精彩。
作者:付秀香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遷安鎮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