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1.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為了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更好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首先要正確認識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德育課教學中的意義。(1)生活化教學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散發著誘人的魅力。將生活引入教學,實現了科學知識與生活現象的有機統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職德育課生活化教學將使得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射其特有的魅力和光芒,使教與學變得輕松。(2)生活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生活蘊含著知識與力量,并教會人們生存發展的技巧,教會人們如何走向成功。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知識。(3)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回歸生活、體驗生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學生的學習始于生活,又回歸生活。將生活引入教育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回歸生活、體驗生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進入教學中的生活是為達到教學目標服務的,要走進生活,還要去認識新的生活。
2.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現實生活是德育課教學的源頭與活水,只有扎根于現實生活并為現實生活服務的課堂教學,才能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新課改德育課在內容上強調了教育與生活的聯系,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要求。此外,中職學生與初中時相比,他們更為關注身邊的人與事,關注社會層面的問題,這就為生活化教學提供了可能。
二、德育課生活化教學的嘗試
德育課生活化教學,是指在德育課教學過程中,將德育課的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體現德育課教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取得德育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筆者認為,在中職教育中,德育課生活化教學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德育課教學既源于生活,又為了生活,因此,理應回歸生活。教師要引領學生打開生活的大門,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去過一種美好的生活。對于學生來說,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以此為基礎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教學。例如:在法律常識課程中“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一課與其從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開會的場景入手,倒不如從學生選舉班委說起,進而推而廣之。
2.貼近學生生活
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是最熟悉的,因而能更好地就此發表自己的見解。例如,在經濟政治與社會的商品的交換與消費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你認為身邊和社會中哪些消費方式或習慣是不合理的?教師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評析生活中的消費現象,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到理性消費。
3.直面生活中的道德事件
直面生活中的道德事件,教師把各種道德事件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進行評價,這是考驗學生已有的認識正確與否的好方法,是學生進行鍛煉、反省的學習機會。例如,“依法治國”這一內容常讓老師陷入被動,因為學生常因為生活中權大于法、錢大于法的現象而藐視書本理論。對此,我們不應回避,而應該通過辯論,讓觀點不同的雙方充分論證各自的觀點,在觀點的碰撞中使正確的觀念浮出水面。
三、結語
在分析生活化教學的意義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中職教育中德育課生活化教學可進行的嘗試,以期為更好地推動中職教育德育課生活化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水平。
作者:周小鋒 單位:杭州市余杭區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