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一、用心觀察,積累日常生活素材
寫下了自己所見,所想,所悟,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全班作文中脫穎而出。又如:在一篇高考作文中,講的是有關學生移民的事情,這篇作文之所以能夠成為滿分作文,主要是這位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的同班同學,深刻的體驗到在高考中戶籍制度所帶來的不公平現(xiàn)象,從而引發(fā)讀者對社會這一現(xiàn)象的思考。在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將這篇優(yōu)秀作文作為范文,在全班的學生面前,富有深刻感情朗誦出來,讓學生感受自己周圍的感人事跡,深刻認識寫作素材的來源并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真實的發(fā)生在自己身邊,只是我們并沒有用心去觀察,去積累。激發(fā)學生去關心身邊事情,注重平時的積累。
二、閱讀積累,關注社會熱點新聞
高中作文不僅需要豐富的素材,而且還需要較深厚的思想文化,對事物獨特看法。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廣泛閱讀書報,例如:讀一些《意林》、《讀者》這一類的雜志,積累有關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的素材,通過這種積累,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精神世界得到豐富,學生在寫作時,也就不會發(fā)愁沒有東西可寫。另外一方面,對于當前熱點新聞進行跟蹤分析,并搜集相關專題報道,及時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進行適時評論。這種鍛煉方法,對于學生寫有關這一類的文章非常有益。
例如:在2013年,最為熱點的貪污案是薄熙來事件,作為教師可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搜集有關報紙一系列的時評給學生閱讀,讓還沒有到社會的學生正確認識這一社會現(xiàn)象,引導學生去領會別人是怎么看待新聞事件的,從哪些角度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積累對這一類社會熱點新聞,若要寫有關“常懷敬畏之心”的作文時,就能夠?qū)⑸鐣恍┴澪鄹瘮∈录懙阶魑闹校鸵驗檫@類人對法律沒有敬畏之心,走上歧途,但是始終難逃法律的制裁。這樣可以不但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也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三、思考探究,培養(yǎng)生活感受力
在作文寫作時,光有觀察體驗,閱讀積累,沒有思考探究,并不能夠?qū)懞靡黄暾淖魑摹R黄玫奈恼率蔷哂幸欢ǖ乃枷耄軌蚍磻鰧W生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探究等。思考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例行認識的必由之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語言表達出對生活的認識。
如:史鐵生寫的《我與地壇》這一篇文章時,史鐵生天天呆在地壇,當?shù)貕?ldquo;蜂兒猶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的停半在半空中,螞蟻搖頭晃腦的弄著胡須,似乎猛然間明白了什么……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了萬道金光”,當史鐵生看到滿園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聲,使得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蠕動,促使他對人生的思考。史鐵生就從生活中的點滴事件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從而寫下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因此,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思考探究。
例如: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秋節(jié)將至,人們紛紛購買月餅,往往售票地點排著長長的隊伍,會看到紅光閃閃的月餅禮盒,走在大街上會聽到人們議論的話題,這些場景在生活中看似比較常見,但是背后卻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作為教師應善于抓住生活情景,將其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且總結(jié)自己的親身體會。可以采用“以月餅帶動的經(jīng)濟消費”為題,來探究當今的經(jīng)濟形勢等。
四、結(jié)束語
作文是一門藝術,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總結(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觸摸生活,激發(fā)寫作靈感,同時還需要思考探究,領悟生活的真諦,這樣一來,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更加的真實,打動讀者,達到作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作者:殷建芬 單位:常州市武進區(qū)鳴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