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媒信息時代的現狀
傳媒信息所帶來的多媒體化教學改革,同時衍生出很多相關的新技術新知識。例如多媒體的操作,網絡信息技術等。新技術的產生,就要求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并且勇于探索新的知識,懂得使用新設備,能夠獨立熟練操作多媒體設備。并運用傳媒信息技術與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完美結合,創新教學。當前教師隊伍具有老齡化特點,教師思想不能與時俱進,缺少對新技術新設備求知欲,滿足現狀而墨守陳規停步不前,或者能力有限,不能正確去判別、選擇更加合理、有效的、更貼近自己學生需要的教育資源。讓新的技術不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
二、大學英語教育現狀
當然,傳媒信息時代的英語教育存在的利弊慢慢顯露,但與其他科目和教學階段相對比,大學英語教育自身仍有優勢可言,新的發展正在慢慢展開。
(一)英語教育的優勢
1.經濟環境的優越性
我國英語教育時起改革開放初期,有著良好的經濟環境。具體來說,自我國改革開放后,本質上即是解除限制,原動力、生產原料、機械設備、資金等可以在國內外自由流通。在涉外進行交易中,交易是否可以順利進行,語言是關鍵,言語不通,合作則不成,所有為合作所努力都復制流水。在此影響下,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對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大學的英語教育擔負起了這一社會責任,為了能夠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英語人才,大學英語教育邁出了第一步。培養語言人才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首要條件,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的良好背景,對外交流的頻繁促進,使得大學英語獲得了持續發展的動力,隨著傳媒信息時代的來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與新的教學方法的推廣,大學英語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國家政策支持
有了優秀的外部環境,我國教育部也為適應發展的要求適時出臺相關政策,教育部曾通過修改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了英語教學發展方向,并指出沒個學??梢愿鶕陨砬闆r實際制定適合本校情況的教學大綱,從而成功引導大學教育的發展。此外,相關政策中,英語四級成為大學生畢業取得證書的前提條件,讓學生更加熱忱的學習英語。一系列的政策出臺,為大學英語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并成為動力,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成為必然。
(二)英語教育的發展趨勢
在傳媒信息時發表展背景下,大學英語教育完全體現出開放的一面,具體表現為教育場所開放性。傳統教學中,學生必須在教室中進行英語學習,教學行為受到很大限制。然而在信息傳媒時代下,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在局限在教師中,通過網絡和多媒體設備,教師與學生可以做到隨時進行教學交流。網絡是個自由開放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鏈接成為教學中人,教育方式具有絕對開放性、自由性。另外,教育資源的開放性也是傳媒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育的一個優勢,傳統教育模式中,英語知識完全來自于書本,只有學校才能提供給學生課本,資源范圍十分封閉,大量學習資源無法進入學校,但在傳媒信息時代下,教育資源可以存在電子數據中,只要電子數據制作者將電子數據上傳網絡,就可以提供給更多人下載與學習,可以馬上參與學習當中,傳媒信息時代下的資源具有絕對開放性。
三、信息時代影響著英語教育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大學英語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都受到新影響。
(一)教育技術的變更
信息傳媒時代依賴于新的技術,傳媒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大學英語教育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和土壤。多媒體技術被首先應用到大學英語教育中。多媒體技術則是使計算機對多種信息形式進行處理、顯示、傳輸,使圖片、文字、視頻變成生動的學習資料進入學生課堂,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學進度加快,教學內容增加,老師不用再黑板加粉筆,學生也擺脫了筆記和作業的束縛,節省了大量時間,豐富了教學內容,無限擴大教學資源和信息量,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學,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遠程教育變成可能,教師和學生任何地點都可以完成教與學。
(二)教育模式的變更
傳媒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技術更新升級,對教育模式深遠影響。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按照課程安排,采用邊聽邊記的學習方式,對所學的東西靠背靠記的方式。學生上課只是聽老師講課,缺少新鮮感,師生間相互交流溝通也很少。學生很少去思考和積極的發掘知識。而在傳媒信息時代下,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可以讓不同空間的學生一起交流學習,教師與學生互動性增加,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從而加快替換舊的教學模式,互動型模式發展,實現了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
四、怎樣讓大學英語教育在傳媒信息時代得以發展
在傳媒信息時代,不僅要完善現有的大學英語教育,更要采用先進的媒體技術進行改革與創新。
(一)完善大學英語教育
完善大學英語教育已經在穩步發展,課程改革和課程的重新編排設置,可以促進大學英語教育目標的完成。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開看,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英語能力,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如此,高校課堂需要開設閱讀、聽力、口語交流課,促使此目標的達成。很多學校只是單純追求學生的四級六級成績,往往忽視了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和理解能力。學生課本知識豐富,實際運用起來卻非常吃力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此,學校應針對學生培養其聽、說等綜合能力,切莫讓英語教育變成“啞巴英語”,提高英語實際運用。
(二)創新大學英語教育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大學英語教育得以創新,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不僅是設備更新,對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有很大影響,是推動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必要因素。其一,多媒體教育模式下,傳統教育模式被替換,教師不再只“教”教師應當多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師生之間得以互動,通過多媒體技術,抓住學生在課堂中討論學習重點,讓被動的接受英語知識的學生變成主動參與言語討論者,提高學生學習動力、自主思考能力。教師的作用應該從舊時代的言傳身教轉變成可以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進行組織和監督,激勵學生和鼓舞學生,讓學生自主指定近期以及遠期學習目的、目標,逐步轉變成主導為教師、主體為學生的新的師生關系。其二,教師應充分學習多媒體運用技術,教學方法上應該大膽創新,從而創造出學習環境,多運用視頻、音頻、圖片、等學習資料創造語言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同時應采用擴音設備,如麥克風、音箱等,為師生互動交流創造良好的條件,爭取做到學生愛講,愛學,形成良性循環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氛圍環境。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傳媒信息時代大背景下,其經濟環境優越,國家政策支持,教師不斷學習運用多媒體技術與自我開拓創新,傳媒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育,必須認識到網絡與教師的不同,不能因為多媒體的方便性而忽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傳媒信息時代具有大量教育資源優勢,卻不能代替教師在教學中的經驗教學、重點教學,也不可因為教師的課堂傳授更接近大綱與考試范圍而忽略網絡與多媒體的有效作用,多媒體是大學英語教育中的輔助工具,可以相互促進。
作者:陳楊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