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幼兒教育論文
一、巧用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優秀的繪本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基調,或幽默詼諧、或俏皮可愛、或溫情感人,因而教師可用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年幼的幼兒不能接受口頭教條式的灌輸道德教育和僵化的教學方式。然而,借著生活化的繪本內容,幼兒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健全人格。幼兒在閱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這個繪本時,孩子們對于巨人的奉獻精神是能夠體會和理解的,教師可適時地遷移到班級中孩子們之間的相處問題上來,教導幼兒要相互謙讓、幫助。從《爺爺一定有辦法》的繪本中,孩子們讀到的不僅僅是小約瑟的毯子一次又一次被爺爺改成新的衣物這么簡單的故事,而能領會到爺爺對孫子濃濃的愛。在《彩虹的盡頭》的閱讀中,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朋友的愛,豐富了孩子的情感,激發了孩子的愛心。當閱讀把快樂帶給幼兒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
二、創新使用繪本發展幼兒的思維
繪本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文字與圖畫共同承擔著講故事的重要責任,幼兒在閱讀繪本過程中,一方面能發展敏銳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優秀的繪本能夠幼兒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發展想象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引導幼兒觀察、激發想象,并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教師可從兩方面來做:
1.預測故事。無論哪一個繪本,封面都是最先映入幼兒眼簾的,在給孩子們閱讀繪本內容前,可先讓孩子們觀察,并說一說看到這個封面和故事名,你會想到這會是個什么樣的故事,激發孩子們去思考和想象。比如在看到《姜餅人》這個繪本的封面時,有的孩子猜:“有個人是做姜餅的,因為做久了,他就變成了姜餅人。”
2.設疑想像。在閱讀的過程中,設置恰當的疑問環節,意在培養幼兒大膽質疑、猜想、預測等主動思考的習慣與能力。比如《姜餅人》最后的結果是什么樣的,孩子們對于有挑戰性而又有趣的問題,他們是樂此不疲的。有的孩子們認為姜餅人遇到水之后,像小雞出殼一樣,跑出一個真正的小孩,他和狐貍一同過河了。還有的小朋友會根據畫面上的圖來分析,她說狐貍的眼神看上去很狡猾,而且舌頭伸的很長,肯定會吃掉姜餅人。孩子們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因此,教師講繪本中的故事時,不一定要告訴他們故事的結尾一定會怎么樣,而是應讓幼兒能根據自已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和大膽想象,因為分析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對孩子們是多么重要啊。
三、用繪本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訓練
早期閱讀讓孩子們從圖畫到文字,再從文字回到圖畫,理解書面文字的意義,對于孩子們思維發展和語言表征能力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優秀繪本的語言一般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精練語句,對于孩子進行語言練習是非常好的。《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可以教給孩子們量詞的概念,比如巨人在商店里買了一條領帶,一件襯衫,一條褲子,一根皮帶,一雙皮鞋,一雙襪子。《猜我有多愛你》的繪本中的經典語句是:“我愛你,從、、、、、、到、、、、、、這么遠。”教師可以激發孩子想象,然而造出相同的句式。另外,我們還可以對孩子們進行對話的練習,比如姜餅人在跑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人和動物,他們會怎么說,他們的對話是的,可以讓孩子們想象,然后來表演對話,另外,在繪本閱讀時提供的經驗和感情基礎上,教師可讓幼兒續編故事、仿編故事、創編故事(制作新繪本)、童話劇表演等形式,充分感受繪本,豐富情感體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優秀的繪本是一座教育資源寶藏,如何開采出來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和總結。
作者:吳志勤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初等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