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鐵路建設模式在低碳環境下面臨的困難及挑戰
1.缺乏正確的低碳化管理理念
首先,鐵路建設的低碳化管理目標不明確,傳統的鐵路設計、施工、運營思維仍然未改變。只重視安全、質量、進度成本和效益而未將低碳化納入項目管理。二是低碳化管理的理念仍處于初級階段,項目仍然使用傳統的生產技術進行施工,忽視了生產工藝的低碳性,導致資源耗費和環境污染嚴重,違背了低碳化的理念初衷。三是人員素質跟不上低碳理念要求。低碳化建筑理念要求人員對低碳理念、技術、政策等相對熟悉,而目前一些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缺乏相應知識,難以適應鐵路項目低碳管理的要求。
2.項目管理內部控制混亂
面對低碳管理的特殊要求,傳統鐵路建筑項目管理模式仍存在不少管理漏洞和問題。如:機構設立不完善,缺乏相應的組織和部門對施工進行全過程控制和管理,人員關系和權責混亂不清;項目管理模式流程設計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的流程設計;一些項目疏于管理和控制,導致低碳淪為低效。這些問題都會對鐵路項目的低碳化管理造成影響,最終偏離低碳經濟目標。
3.低碳技術不夠成熟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低碳技術整體上還不夠成熟,鐵路項目當然也不可避免存在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是技術應用和推廣比較落后,許多企業受到自身眼界、科技實力、人員素質和經營狀況等影響,既缺乏研究和應用低碳技術的動力,也沒有保證技術實施和應用的軟硬件條件。其次是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雖然我國已經制訂了一些標準和規范,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技術導則》等,但仍缺乏對低碳建筑的評估、碳排放計算、碳排放量強制性控制等標準,導致技術創新和實踐難度大。
4.外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
當前,從國際到國內,低碳正在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我國政府也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但目前相關政策法規具體涉及低碳建筑的仍然較少,缺乏一套可以鼓勵發展低碳建筑產業的政策導向與激勵機制。而且低碳技術比較復雜、材料成本相對較高、相應人才比較匱乏等,導致企業發展低碳產業的外部環境不太理想,缺乏進行技術革新和應用的動力。加上鐵路項目受國家投資影響較大,很多企業放緩甚至干脆放棄了發展低碳方向的努力。
二、鐵路工程管理低碳模式的調整及優化
1.轉變施工管理理念
鐵路項目應充分認識進行項目的低碳化管理對企業開拓市場、革新技術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明確低碳建筑能夠有效保護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是響應國家關于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號召的行為。鐵路項目應該深刻認識低碳建筑項目管理理念的內核即綠色、創新和綜合管理。綠色是指將環境保護理念融入到低碳建筑項目管理中,從各個環節上控制建筑工程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創新是指企業應該正確認識低碳建筑的發展對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應該注重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等,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綜合管理是指在低碳建筑工程中,企業應綜合考慮成本、效益、環境、資源、進度等影響,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進行全過程和全環節控制,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2.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首先,應組建相應的機構,配備相關人員,明確權責關系。在項目實施低碳管理過程中,企業應該組建一個管理團隊來負責低碳建設的總體控制和管理工作。團隊內部應該結構設置合理、崗位權責清楚、人員落實到位,避免出現多頭管理和無人管理。其次,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低碳施工技術涉及面廣、技術要求復雜、處理數據較多,如果采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和工具,難以實現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且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現象。因此,鐵路施工項目應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造項目管理平臺,提升科學項目管理水平,提高辦事效率。最后,加強對低碳技術的創新研究和應用。企業應該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引進相關人才、吸收先進成果經驗、加強推廣和應用等,積極創新低碳技術,提高企業科技實力和軟環境,保障低碳管理效果。
3.選擇合適的項目管理模式
根據國際通行的可借鑒的項目管理模式,低碳經濟下鐵路項目管理模式主要有幾種:一是傳統的設計-招標-建造模式(DBB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是目前鐵路項目采取的主要建筑模式,由于設計與施工脫節,變更索賠多,管理成本高,難以實現項目的低碳管理目標。二是設計-建造模式(DB管理模式)。由于低碳建筑需要同時兼顧建筑工程的質量、時間、成本和全生命周期低碳經濟性等方面的需求,DB管理模式僅能夠滿足前三者的需求,對兼顧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經濟性則無法予以保障。三是建設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雇用施工經理參與建筑工程的全過程控制管理,以便更好實現業務的建筑預期目標。這種模式需要對各方權責關系予以明確,以避免糾紛和管理混亂。目前這種模式在我國的其它建筑工程中有成功運用的案件,但在鐵路項目管理中還沒有使用。四是項目管理模式(PCM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由承包商全權代理業務進行項目管理,但容易因監督機制缺乏而產生管理漏洞和問題,損害業主方利益。這幾種模式需要建筑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工程項目要求進行選擇,以保證低碳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
4.優化鐵路工程項目管理流程
鐵路建設項目的管理周期長,施工面廣,對其低碳管理比較有難度,需要業主、設計、監理等與管理方加強溝通協作,履行各自職能,以保證低碳目標實現。在項目管理中:一是加強材料管理,盡量使用高效、環保、低能耗的新材料和可重復循環使用的再生材料,充分利用地方資源,不僅能有效的保證材料及時供應,還能節省運費,減少運輸廢氣和噪音污染。二是加強施工過程控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盡量采用新工藝、新設備,做到工程質量一次合格,杜絕返工浪費。三是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機械使用效率,減少人工的使用。淘汰落后和污染嚴重的機械設備,如在橋梁施工中使用移動模架、在混凝土澆筑時進行混凝土無聲振搗等降低施工污染。四是合理規劃臨時性建筑,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臨時性建筑和輔助設施的用地。盡量選擇現成的房屋、宿舍、道路等,避免占用耕地和良田,減少臨時占用對后續土地利用的影響。五是盡可能保存施工區域內的植被,有效的減少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施工區域內的水源,通過節水設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消耗。六是要對土石渣料、廢水、泥漿、生活垃圾等進行全面處理和控制,配備噴灑抑塵設備,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和空氣的污染。七是在管理機構中推行現代化辦公制度,完善網絡設施,推行無紙化辦公,減少了紙張使用。
三、結論
發展低碳建筑、推動低碳經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造福百姓生活、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保障人類生存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目前正處于鐵路建設高速發展的時間,鐵路項目的管理更應緊緊把握發展低碳建筑的趨勢,積極創新施工技術,加強推廣應用,改進項目管理模式,以推動低碳建筑不斷向前發展,同時促進企業不斷壯大。
作者:杜晏 單位: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龍廈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