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素質教育論文
第一篇
一、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要使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民日報》上所刊登《把壞事變成好事》這篇文章時,首先要讓學生明晰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分析文章中的精髓,讓學生理解如何將一件壞事變成一件好事;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閱讀作為重點教學內容,旨在反復閱讀、仔細分析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分析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二、作文訓練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來說,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語文成績也會很好。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對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將寫作教學當成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作文訓練來提高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當中,適當開展寫作比賽,借助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從目前我國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看,在教學方式上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有些教師從不使用多媒體教學。要知道,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可借助網絡中的豐富教學資源以及多媒體畫面的主觀性等特征,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這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起來。
四、創新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主要源泉,是人類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要從多方面加以努力,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從傳統應試教育向創新教育方向轉變。
1.使用創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創新教育理念是針對傳統應試教育理念而提出來的,其目的就在于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初中語文作為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能否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式,將創新教育理念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
2.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開展初中語文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并且要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要培養學生將語文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五、總結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生能力。對此,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將素質教育教學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力求通過標新立異的教學方式,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學生,從而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獲得更大的教學成效。
作者:屈宏濤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學區
第二篇
一、進行科學的語文素質教育
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討論這個手法的運用到底好不好,到底合不合理,然后根據學生的舉手發言,得出結論,教師再進行引導,那么學生在討論中,在提問中,會不知不覺的對文學素養進行養成和提高,在今后的寫作中也能夠運用類似的手法來進行表述,而且還對思維品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樣的,對于類似的也用到了擬人手法的文章,也可以先讓學生們將文章中的擬人手法換掉,換成平常的表述方式,讓學生品會其中的差別,品會文章的表達有沒有什么不同,這樣,也能夠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對素質品質的提高有較大的作用。另外一點,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方式也不應該是相同的,對于較高年級的學生,能力已經比較的強,所以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提問和討論,對于較低年級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師多提問,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這樣才能很好的培養素質品質。
二、夯實語文基礎知識
不論對于什么學科來講,基礎知識都是最為重要的,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都離不開對基礎知識的扎實和鞏固。尤其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基礎知識顯得更加的重要,語文的基礎知識,是文學表達的基礎,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關鍵,更是培養學生素質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該如何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扎實和鞏固呢?首先,要分階段,分步驟的教學,在講授好每一堂課的基礎上,要定期的對原先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注重單元的總結,在學完每一單元的時候,要進行單元測試。其次,對相關的知識點要進行歸納和總結,并且在課堂上要學生自主的對課文中的知識點進行探索,并總結出來,對各項語文常識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則發揮示范的作用,引導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最后的一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區別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之間的區別,進行比較,讓學生不易混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的明確。通過上述的三個主要步驟,可以夯實語文基礎知識,這不僅對學生文學素養、理解文章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對于素質教育,也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
三、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育者們的終極目標,也就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語文的教學,是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都進行培養,而且,這四個方面之間又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如何把握好教學方向,是其中的關鍵點。聽方面的教育,是最基礎的方面,在這一點上,要保證學生能夠聽準字音、聽懂字義,加強聽的理解能力,通過長時間的鍛煉和提高,還需要學生能夠聽懂話外音,言外之意等等,這一點也是非常關鍵的。在聽的基礎之上,還要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培養,說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要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要能夠正確的、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要能夠以最簡短的語言,描述自己內心的想法,在這一點上,要多多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培養,多鼓勵學生發言,多給學生自己表達的機會,只有多說,才能夠敢說,才能會說。第三點,讀的能力,首先,要學生能讀懂文章意思,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讀出文章的特點,并能夠對文章運用的表達方式進行歸納,這一點是極為關鍵的,學生只有在讀懂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培養,寫的能力。寫,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素質教育對于語文教育的最終的目標。寫作是一項艱苦的訓練,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夠有較為顯著的提高,所以,初中語文教育者們要多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寫作的培養,多開展寫作課,多多對班級上的優秀文章進行評比,同時,鼓勵學生對讀報、多讀書,多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優秀的寫作方式,多學習優秀的寫作習慣,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能夠在長期的訓練之后,以清晰的語句來表述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進行高效的素質教育。
四、總結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素質教育也必定是意義重大的。注重語文教育者們應該以創新的思想,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多方面對學生的語文教育進行革新,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在素質教育上的優越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道德品質,在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作者:劉鶯 單位:重慶市璧山縣璧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