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的基本途徑
現如今,許多在校大學生的生命意識淡薄,不能正視生命和認識生命的價值,也不懂得最基本的生存技巧。當前,大學生這個群體面臨這諸多如經濟、就業、婚姻以及學習的壓力,很多學生不愿意走出校園,害怕就業,他們認為就業即是失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貫穿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培養大學生生命意識,掌握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更好地完成對大學生群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1、加強生命教育
關于生命的闡述,20世紀偉大的生物學家霍爾丹曾說過“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我懷疑是否可能給這個問題以完全的解答。”最近幾年,大學校園里頻頻出現大學生自殺的消息,很多大學生僅僅因為微不足道的事而輕易的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沒有很好的善待自己的生命,對待他人的生命也是非常冷漠,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了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必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引入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生命價值觀;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領悟生命的本質、價值及意義,堅定樹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價值理念。
2、加強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可分為自然的生存教育和社會的生存教育。自然的生存教育即教育學生在遇到如地震、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時如何生存的問題。社會的生存教育就是讓學生如何在社會上立足,成就一番事業。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提出了生存教育的理念,認為“教育的使命,正是為了準備未來,是教育對象學會生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大學生加強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能夠合法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除了理論課程學習以外,高校還可以運用多種輔助方式,如高校可以建立一個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及時地給予大學生心理疏導;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指導機制,開設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課程,為大學生更好的就業提供優質的服務。
3、加強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關心他人和集體,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通過生活實踐獲得生活體驗,就是幫助學生學會最基本的生活常識,確立正確的生活觀,樹立科學正確的生活目標,追求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指的是“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之場所。”通過貫徹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二、開展“三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1、“三生教育”的開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一種方法論,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其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它可以確立人的主體地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價值和意義,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三生教育”,就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和諧及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通過對大學生群體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尊重自身的價值和獨立人格,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思想政治需求。
2、“三生教育”的開展體現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理念的創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又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既有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判斷和反思,又有對新文化教育模式的認識和吸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大大提高,如何建立與時發表展相匹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把“三生教育”貫穿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積極提升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同時,又統籌兼顧教育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使命。“三生教育”對生命的關懷、對生存的指導和對生活的關注,使學生在逆境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3、“三生教育”的開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現代教育主要是指適應現代社會、現代生產體系、現代經濟體系、現代文化體系、現代科技、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觀念、形態和特征,主要特點在于它能提出培養現代人即全面發展的個人這一目的并將它付諸實施。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最終是實現人的現代化。“三生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變經驗型的思想教育方法為科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教育規律,使大學生知生理、調心理、明事理、懂哲理,真正地把大學生引向生命領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未來生活,幫助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促進學生自身和諧發展,最終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開展“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課題。通過“三生教育”學習,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
作者:張斌 張璐 單位: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