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師師德論文
第一篇
一、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師德的時代內涵
1.具備勇于創新、終身學習的職業技能
教師是知識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是人類發展的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只有不斷探索新知識領域,滿足學生對多元文化知識的需求,才能繼承并發揚人類的優秀文化。新時代的發展中創新是關鍵,青年教師應勇于打破傳統,開展新時代教育的局面,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適應新時發表展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2.樹立獻身教育、愛崗敬業的職業理想
從事職業并設計和規劃職業,這是人們的職業理想,是人生理想中最為實在和具體的部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應該在其位謀其職,將教師職業當做終身事業來盡職盡責,獻身于教育,從心里尊敬這份職業,并為之奮斗,發展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3.珍惜誨人不倦、甘為人梯的職業榮譽
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因此而造就了教師甘為人梯、誨人不倦的職業榮譽。將教師比作園丁、比作蠟燭,最為貼切形象地體現了教師這一高尚的職業。在當今社會,人們更愿意將教師比作最為光輝的職業,身為教師要珍惜這份榮譽,責己責人,成為這個時代的優秀的知識繼承者和發揚者。
4.秉承清貧樂教、恪盡職守的職業良心
舊時教師常是兩袖白灰、清貧執教的形象,光榮而神圣,在清貧中心懷熱忱教學,并在教學中恪盡職守。例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辭去官祿,從教辦學,彰顯人民教師的職業良心和操守。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要將教書育人當做光榮的事業,而不是將學校當做博取功名的利祿場。
5.堅持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的職業紀律
廉潔從教、團結協作既是教師的職業紀律,又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中等職業教育的任何教學環節都不可能由一個人完成,而應是整體團結努力的結果。教育運用科學技術秉持先進思想來傳承人類文明,每位教師都應堅持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的原則,不能為了牟取私利而玷污這份光榮的職業。
二、加強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唯物辯證法中,外因和內因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二者是辯證統一的。不妨從外因來分析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工作,由于青年教師剛從學生時期過來,沒有及時轉換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對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缺乏深刻的了解,對職業道德觀認識不足。因此,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要對職業道德有更深入、更全面、更正確的了解,必須經過先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真正完成師德建設。
1.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首先要努力提高政治覺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其次,深入了解國家《教師法》的相關規定,逐步將理論思想內化為實際行動,在實踐中充分運用這些理論;再次,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和崇高的職業理想,培養職業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要具有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恪盡職守的教師是要付出努力和巨大犧牲的。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要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為教育事業奉獻畢生精力。
2.建立合理的師德考評制度
良好的師德建設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考評制度,應根據中等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師德規范,建立合理、科學、切實可行的綜合考評機制。進行師德考核時,要實施民主評價,將教師考評中的學生評教、教師互評及教師自身評價整體結合起來,重點考查教師的教學態度、職業道德等情況。其中,職業道德是教師考評的重要內容。實行過程中,應保證考評的民主、客觀和公正性,充分發揮教師考評工作的導向作用。要符合時代要求,建立高標準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考評體系,對師德建設進行細化和量化,并依據師德建設要求構建相應的獎懲機制。還應表彰師德高尚的教師,發揮優秀教師的模范作用。對于一些違背師德的教師應給予處罰,將獎懲機制真正落實到工作上,不僅有利于教師個人的發展,而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建設及管理的重要課題。
作者:馬斌 單位:甘肅省廣播電視學校
第二篇
一、中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的不良現象
1.缺乏職業道德自省意識
部分青年教師在求學、就業過程中很少遭遇失敗與挫折,形成了慣性的自信。即使缺乏對教師職業特性的深刻理解,也沒有系統的師范教育職業行為訓練,但他們極少有反躬自省自己中職教師師德師風的意識,很少有人能認識到自身職業道德的缺陷與不足。
2.缺乏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師自我職業規劃的目標不明確,職業發展方向不清晰,缺乏長遠的職業發展動力。當他們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時,不能及時地在心理上、思維上認同職業教育這一新的角色,也沒能結合學校、部門、自身實際重新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職業生涯。
二、中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1.關系著中職學校的教風、學風
中職學校青年教師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之一,他們的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更為強烈的典范性,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樹立遠大的理想,對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是十分巨大、深遠,甚至是終生的。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助于帶動良好的學風和校風建設,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2.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從學校層面來講,中職學校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科學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組建起一流的教師隊伍,也才有可能培養出一流的技能人才,從而建設一流的中職學校。
3.是現代中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職教師作為中職教育的實施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歷史使命,要認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的社會責任。在當前教師的社會認可度有所下降之時,提高中職學校師德師風水平更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職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
針對中職學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從學風、教風、師德等方面抓起,重塑中職教師良好職業形象。
1.培養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取決于個人的主動性,所以要培養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態也會影響學生對社會的看法。中職青年教師要能自覺樹立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實踐技能
中職青年教師年輕人居多,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反應快,吸收快,能較快地把新信息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青年老師要進一步發掘自身專業的優勢條件,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快速、持續的提升。
3.“以人為本”關心青年教師
在管理上,中職學校的管理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關心青年教師的工作與生活難題,選派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老年教師指導青年教師,做好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把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技巧培訓傳授給青年教師。
4.提高青年為人師表的職業自信與文化自覺
高尚的人格和廣博的學識,是教師優秀品格的展示,也是教師人格魅力、精神智慧和思想境界綜合的反映,也是學生對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認可。所以中職教師要樹立職業信心,自覺地通過塑造自身良好精神品質和教學實踐能力來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并將這一行為作為一種文化追求堅持下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馬斌 單位:甘肅省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