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會實踐論文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內容廣泛,活動形式也在不斷地創新。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從教學角度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教學計劃內的活動,一種是教學計劃外的活動。它們之間也存在著區別:1)組織的對象不同。前者一般由學校教務處組織,后者一般由學校團委、學生會等社團發起組織,有時學生個人也會自發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2)目的不同。前者是為了配合一定的教學過程而開展的,后者是為了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而開展的活動。3)特點不同。前者大多與專業教學聯系緊密,有比較固定的實踐平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后者不必與專業教學掛鉤,組織形式靈活,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國內外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認為這是為了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了解社會的必要活動。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國外很多高校規定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正規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并給予一定的學分。國外許多學校并不設置德育課程,而是強調隱形課程的德育教育作用,這種作用對學生道德發展的影響是具有深遠意義的。高校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較早、成效顯著的是美國。在美國社會實踐活動叫社會服務學習。社會服務學習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特殊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和社區服務有效地結合起來。這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興起。隨著后期的迅速發展,被廣泛用于高等學校的各門學科。美國高校社會服務的主要特點有活動的形式多樣化,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服務組織各方面的實力較強,服務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音樂專業大學生在歐美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有定期去養老院演出,如室內樂及聲樂表演等,參加教堂唱詩班演出,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演出,電視傳媒演出活動等等。
我國社會實踐可以追溯到1980年。清華大學的學生提出了“振興中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提倡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這一號召得到了廣泛的響應,社會實踐活動很快擴展到全社會。1983年,團中央、全國學聯發出通知,號召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周”標志著我國高校社會實踐活動逐步走向正規化。我國音樂學院及各大院校每年都組織藝術實踐活動周及其他的相關社會實踐活動。高等院校由團委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總體看來,國外的社會服務與我國的社會實踐對學生的影響、對學校和社會的作用是相似的。我國在發展和改進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社會服務學習理念和策略的可取之處,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使之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內蒙古師范大學團委推薦一批優秀的音樂專業大學生參加由內蒙古團委、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各大院校聯合舉辦的“紅紅青春”大學生青春勵志選秀比賽,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本次活動是以“健康、智慧、向上、美德”為主題,展示內蒙古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精湛的藝術感染力以及對青春夢想的追求。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傳遞了正能量,為大學生提供了參與藝術實踐、展示藝術才華的舞臺。本文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三種不同角色的學生進行調研分析。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有的學生是參加比賽的選手,有的學生是現場比賽的鍵盤樂手,還有的學生是比賽現場導演助理。通過問卷調查及對個別學生的進一步了解,本人進行了總結及研究。音樂專業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益匪淺。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得到了團委和老師的大力支持及鼓勵。參賽選手從選擇比賽曲目、音樂表現力、演出服裝的設計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積極充分地準備了這次比賽,通過和其他選手的競技和交流,達到了取長補短、展現自我的目的,積累了寶貴的舞臺經驗,增強了今后專業技能進一步提高的欲望。鍵盤伴奏的學生通過這次比賽伴奏,專業技能得到了評委老師及導演的肯定,大大增強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動力。在活動過程中也體會到了自己對音樂感覺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學習中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進一步地完善自我。擔任比賽現場導演助理的學生,通過一些瑣碎的協調工作及幫助導演配合現場順利比賽的工作鍛煉了自己的應變能力及溝通能力,這些是在大學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工作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磨煉自己的性格,有足夠的自信心去適應社會的競爭力和來源于各方面的壓力。
音樂專業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現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一部分音樂專業大學生沒有正確地認識社會實踐活動。因為認識的偏離,導致沒有充分利用實踐活動的寶貴機會。學生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到關鍵作用,目前大多數大學生往往是被動響應社會實踐活動。二,音樂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很多有表演欲望的大學生對于自己參加社會實踐顯得茫然,對活動的具體任務、目的、意義、要求等內容缺乏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三,音樂專業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勇氣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沒有足夠的自信心去適應社會的競爭力和來源于各方面的壓力,源于大學生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矛盾,自信心與實際的差別,對人生前途的迷茫,給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帶來困難。教師在社會實踐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摸索了解大學生心理思想變化,如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使所學專業技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人性化的引導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去啟迪每個學生的內心心靈,有效釋放學生的本質潛能,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激勵他們勇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社會實踐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對社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社會實踐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2)提高了學生思想政治的覺悟。社會實踐使學生了解國情,堅定了正確的政治思想。通過了解社會,接觸社會,使學生增強勤奮學習的責任感。3)提高了學生專業素質,發現了自身不足之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4)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提高大學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工作能力。5)促進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加強了學生與社會的聯系。
21世紀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藝術教育又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藝術教育的學習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觀,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并且把自己活動中的感悟和感想積極主動地運用到自己的各項學習中去。音樂專業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對于當代教育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音樂專業大學生全面認識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進作用.讓音樂專業大學生盡可能較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有利于音樂專業大學生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使之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作者:娜莎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民族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