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安全工程論文
1隴南市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現狀
1.1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主要形式
從病區改水、人畜飲水、人飲解困到現在實施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市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經過多年的工程建設實踐和探索,積累了一些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實踐經驗,形成了因地制宜、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大氣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并用且各具特色的工程建設形式。具體建設形式有:①按建設規模、供水人口分集中供水工程、村社單獨供水工程和以戶為單元的零星分散供水工程三種形式。集中供水工程就是指按一個流域、多個村社、鄉鎮所在地輻射周邊村社,一個水源,一個調節蓄水池,主、干、支管網供水,供水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供水工程;村社單獨供水工程是指單獨一個村或社,與其他村相距較遠,具有較近水源,一個水源僅供一個村或社的供水工程;以戶為單元的零星分散供水工程主要是指偏僻高山、高半山地區,村民居住分散,在沒有較好的水源條件下,修建小水窖、小蓄水池利用集雨的供水工程,這類工程占供水工程的比重較小。②按取水方式分自流引蓄供水工程、電力提水供水工程、雨水集蓄工程三種。自流引蓄供水工程,是指在一個溝道、小溪、泉水修建截水工程(水源工程),經沉淀、凈化處理后,水流由輸水管到高位蓄水池、供水管網到用戶的取供水方式;電力提灌工程是指水源低而村社群眾居住較高時,利用水力機械設備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高位水池中,再利用高位水池產生的壓力將水輸送到供水管網的供水方式,一般由集水井、水泵?動力設備?輸水管道?高位蓄水池?泵房等組成;雨水集蓄工程是指在半山干旱地區確實無水源的情況下,修建水窖或蓄水池,利用集流面對降雨進行收集、匯流,沉淀凈化后進行存儲的取水方,一般由集雨面、沉淀池、水窖(水池)和提水泵組成。以上這三種形式很常用,也很實用。③在半山或高半山的部分村社,無飲水水源或有水源但水質不達標、水量不足,需高揚程電力提水供水,有的村社需先引水再修建提水工程,這類工程投資大、建設規模大,供水人口少,在全市所占供水工程總數的比例不大。
1.2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方式
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公益性較強的農村基礎設施,工程能否長期發揮效益,取決于水源的保證、設計方案的科學合理、工程實施中質量的把關控制,更重要的是工程建成后的運行管理,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同工程建設一樣,經歷了多年的改革實踐,不斷形成了不同工程、不同規模的運行管理模式。①集中規模供水工程由縣水務局或鄉鎮成立供水公司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人員數量相對多且固定,人員工資和維修養護經費有保障;②村社小規模供水工程由村社干部、能人大戶或自發成立的農民用水者協會等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人員相對較少;③以小水窖、小水池單戶分散供水的實行從建設開始一次到戶管理,明晰產權,便于管理。
2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實踐中水利系統干部、工程技術人員,積累了大量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工程建設規模逐步擴大,工程建設理念不斷提升,嚴把工程建設質量,工程效益得到充分發揮。與此同時,目前工程建設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1)由于大溝深,自然條件差,修建水利工程設施難度大,致使建較大規模供水工程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致使不能超前謀劃更多的較大規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分散且小規模供水工程多。(2)前期規劃做年度計劃時,本著先解決水質嚴重不達標、飲水最困難的原則,在一個流域或一個溝道內,有的村社安排修建工程,有的村社相對水質、飲水條件好一些而未安排工程,在一個鄉鎮沿河道、溝道的多個村社也存在類似情況,造成插花建設工程,給規模修建供水工程造成一定的困難。(3)自然災害多,尤其洪旱災害每年頻繁交替發生,致使已建設的部分飲水安全工程設施水毀,部分水源工程水源變遷、水位下降,供水量不足,使工程設施不能正常發揮效益。(4)已建工程設施的部分村社,由于大量的青壯年勞力搞勞務輸出,外出打工,分散的一些供水工程缺乏有能力的人來管理,工程設施出現小問題的不能及時有效處理,造成工程管理不善,效益難以正常發揮。(5)村社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不健全,缺少懂水利設施的管理人員。
3解決主要困難和問題的對策建議
(1)“鞏固、發展、提高”是解決當前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困難和問題的根本性措施。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產生活和衛生健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針對目前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調整工作思路,供水工程建設要在“鞏固、發展、提高”上下功夫,就是要在新建供水工程的同時,鞏固好已建工程設施,總體提高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水平,使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本文來自于《甘肅水利水電技術》雜志。《甘肅水利水電技術》雜志簡介詳見。)
(2)搶抓機遇謀劃集中連片、規模較大的(5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①緊緊抓住國家開始的全面建設飲水安全工程規劃試點和編制工作、“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規劃調整的機遇,對原規劃調整完善、充實體現“鞏固、發展、提高”;②在工程規劃時超前謀劃,在水源工程上要考慮現已安排計劃人口供水量的同時,考慮今后工程區上下游、左右岸需擴大供水人口的水量,進行水源論證。如徽縣伏鎮供水工程,是人飲解困工程時修建的提水供水工程,在規劃設計水源工程時,充分考慮到了今后擴大供水范圍的需水量,在當時修建工程解決1鄉鎮5村1108戶4705人飲水困難,日需水量不到500m3,而實際水源工程水廠提水量達1500m3,使修建飲水安全工程中,通過管網延伸又擴大到2鄉鎮的13個村,解決了4500戶19000多人的供水問題。③在一個流域、一條河道,有已建成的工程,又有新建工程,在村社自然條件具備,地形、地貌許可的前提下,統一規劃設計,科學勘測一個可靠水源,有自流引水條件的,盡量采用自流引水,已建工程的供水管網并入總體供水網絡,既鞏固了已建工程,又完成了新任務,形成了規模效益。④在已建鄉鎮所在地較大供水工程的基礎上,勘測新的補充水源,擴大供水范圍,如武都區的安化供水工程,是國債人飲解困時修建的,原是提水供水工程,在延長供水管網、擴大供水范圍時,提水工程水量不足,另尋水源,利用馬街溝水自流引水,不僅保證了原工程的需水量,還將管網延伸到柏林、馬街、城關3個鄉鎮沿北峪河的村社,飲水安全工程又輻射了3個鄉的13個村社,增加供水人口9562人,該工程現供水規模為4個鄉鎮的30個村,6204戶,達到了32581人。⑤在同一個流域、同一條江河沿岸的多個村社,對已修建供水工程,可分析當地的各種條件,如鄉、村、社之間的距離,地形地貌的條件等,可將幾個可靠水源串聯起來,維修、更新主管網,構成一個集中供水工程。⑥對不具備集中連片的半山、高半山地的分散供水工程,利用應急修復資金、災后重建資金等資金渠道和發動村、社群眾,按照規模較大工程的標準,將水源工程、供水主體工程高標準維修建設好,鞏固好已建工程,使其長久發揮效益。
(3)精心設計,為飲水安全工程規范化建設、長期發揮效益打好基礎。①有搞大水利的設計理念。在設計工程的同時,要充分考慮長遠發展,采用新工藝、新設備,自動化控制、信息化管理等。②高標準設計水源工程、水廠建設、凈化設備,要與城鎮供水工程一樣的標準來進行設計。③合理設計管網布局,減少水頭損失。④供水點到戶形式多樣,但在一個縣或區域內要統一設計標準,外形美觀大方,既要體現水文化特色,又要展現水利人內涵。⑤在鞏固已建工程、新建工程的銜接上,做好統籌設計。⑥使較大集中供水工程在規模化的基礎上,打造成人文工程、景觀工程。
(4)要做好水源水質的監測。各縣區都要有專門的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水量監測組織或依托衛生防疫部門,定期不定期進行水質監測、化驗,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論證,確保水質安全可靠,使人民群眾始終飲上安全放心水。
(5)建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為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提供有效服務。①各縣(區)可組建農村供水公司,統一管理所在鄉鎮、流域的水利工程設施,并將鄉鎮、流域水利管理服務站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安排,整合人力資源,全面為基層水利服務。②組建村民用水者協會,管理所在區域水利工程設施,也可作為其他的農村經濟服務協會組織的分支協會。③積極鼓勵村干部或能人大戶來管理飲水工程,發揮他們的特長。④獨立單個供水工程,可由受益農戶自主協商,實行專人專管或輪流共管。⑤對水窖、水池一家一戶自用的供水工程,由受益農戶自己管理。
(6)做好宣傳培訓,造就一批基層水利工程管理隊伍。①全方位、多角度從不同層面,利用電視、網絡、廣播、報刊等媒體宣傳飲水安全工程,掀起全社會重視和參與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高潮,增強保護飲水安全工程設施的意識,使工程長久發揮效益,惠及子孫后代。②培養一支務實的管理隊伍,做到懂經營、善管理。③抓好管理人員的培訓,把培訓人才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一項長期任務,堅持不懈地抓好。
作者:周宏 王瑜 單位:隴南市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