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學論文
1、新課程改革體系內容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這就意味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占據主體地位,教師應放下高姿態,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根據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開發學生所具備的的能力特長,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位學生創造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機會。新課程追求時代性、多元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目標,新課程改革貴在一個“新”字:一是觀念的創新。教學觀的創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積極互動,不僅要有信息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交流;教師觀的創新要求教師明確自己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學生觀的創新指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形式還是思想學生都有獨立性;教學質量觀的創新指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改變“以分數為標準”傳統評判學生質量的法則,轉變為“以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與個性發揮為標準”的新型法則。二是學習方式的創新。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物理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用新型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方式代替傳統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三是評價方式的創新。傳統的評價方式內容單一、形式單調,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不僅要考察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實際動手能力,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素質考察,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2.1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負責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因此教師在教授物理知識時一切要以學生為中心,杜絕在課堂上長篇大論的重復課本知識,盡量將課本知識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整體建構的原則
建構原則包括課堂結構的建構和課堂內容的建構。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認知的過程,物理課堂結構的建構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方式,按照教學環節依次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需要重視課堂教學方法和學法的指導,一堂課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內容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將課本知識結合學生活動、實驗等等,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物理老師應將本節課所有要學習的內容以及每個知識點嵌入在整體知識的適當部位,而并非是將各個知識點孤立、分割開,使它們成為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不產生聯系,如此學生便會產生困惑,無法將相互之間有聯系的物理知識合理的聯系起來理解和掌握。此外,物理教師應盡可能的將課本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確該知識點在生活中如何應用,學生才能學得明白、學得主動。
2.3模擬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隨著物理課程的改革,初中學生的物理課時數相應地也被減少了,這無疑也增加了任課教師的教學難度,物理老師需要在短而珍貴的課堂40分鐘將大量的知識傳授于學生,然而這只是完成了物理教學的一部分,學生能否在這短短的40分鐘內將所有知識掌握是最為關鍵的。著名的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是首次接觸物理這一門學科,對其陌生又好奇,此時學生有興趣去探究物理這一陌生的學科,此時物理老師需要用有趣的物理知識出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打開物理知識的殿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采用情境模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種是實物情景,一種是語言情境。在實物情境教學中,物理老師可帶領學生一起做一些小型試驗,探究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奧妙。尤其是小孔成像這一節,教師可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試驗所需的工具:蠟燭、小孔屏和毛玻璃屏,并一步一步指導學生。首先讓學生點燃已準備好的蠟燭,然后調整蠟燭和屏的高度,使蠟燭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蠟燭和小孔屏的距離不宜過大。調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蠟燭火焰倒立的實像。學生們移動蠟燭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蠟燭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遠,得到的像越大。
3、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3.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實現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倘若學生對某位物理老師存有抵觸心理,便會對物理這門課程極為排斥,不能以平常心對待老師的教學,從而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老師應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方面或是知識方面的問題,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能夠帶動課堂的生氣,進而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依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地加工與處理,將生澀難懂的知識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加以結合,轉化成學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此外,教師在課下備課時應針對學生實際接受能力,明確本節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么,哪些內容應刪除,哪些內容應從略等等。如此,教師才不會被教材束縛,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易于學生消化。
3.3優化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教學,摒棄傳統的灌輸式、頑固式教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通過精心設計,創設現實情境和實驗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實驗中產生的現象提出疑問,經過團隊合作和交流順利的解決問題,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3.4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程背景下,學生不能過度依賴于老師,需要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直觀地把握教學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在課堂中接觸各類物理實驗,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制作、發明一些生活小工具,學以致用,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4、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師生的通力協作,在反復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尋求策略,改善問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一代新人。
作者:賢良才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第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