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歷史論文
一、創設具體歷史情境,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別人的思想觀念,必須讓學生在理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構建自身知識。因此,創設具體的歷史情境,能讓學生在親歷中獲得感受與體驗。例如,教學“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資料,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一個是根茂叔的故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我國正值饑荒,根茂叔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根茂叔的父親是一個農民,為了給根茂叔省下一口吃的,父親懸梁自盡了。根茂叔長大后才理解父親如此做的目的??梢栽O問:同學們面對根茂叔的遭遇,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一個是《村居》這首詩“:圍墻緊傍小溪流,雪白陽臺綠樹頭。拆掉草房換磚瓦,家家更上一層樓。”可以設問:同學們對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生活觀?通過兩則材料使學生關注現實生活,激發學生體驗民生疾苦的人文精神。創設情境能使歷史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在體驗、感悟中形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優化歷史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歷史教學應打破圍繞教科書轉的教學觀念,認識到歷史課程資源是豐富多樣的,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資源,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表演衣、食、住、習俗四個方面的生活內容,要求學生從網絡、電視等媒體中選擇流行語來展示,并有一人進行總結。第一組。衣著隨意、休閑,如拉鏈衫、寬松褲等,引領時尚潮流??偨Y:當今人們服飾內涵更為豐富,款式更趨多樣。第二組。生態美食、科學飲食、菜籃子工程、智能的電磁爐等??偨Y:當今人們飲食注重健康、質量,更注重時尚飲食。第三組。浪漫家居、溫馨家居、民生焦點等??偨Y:當今居民注重居住環境,不斷擴大居住面積,注重裝修。第四組是習俗等。這樣引導學生補充教材,能優化歷史教學資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生活的變遷,從而學會理解歷史,理解當代,養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營造寬松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用富有激勵性、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討論、辯論、答疑等。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挖掘學生的人格潛力,體現教師的人文關懷。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和諧的氛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學“戊戌變法”時,教師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維新派與洋務派為什么不聯合起來,慈禧太后為什么要發動戊戌政變,與日本明治維新相比,中國戊戌變法為什么失敗了。這樣設置問題,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構建,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構建科學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對教學過程的總結與升華。科學的評價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茖W的評價體系必須要考慮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等。首先,要認識到評價的目的是要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其次,評價內容、標準要體現出多樣化,評價不僅看學生的成績,還要看學生的品德表現、個性與情感、學習能力等。同時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評價中,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對教師評價不僅要看教師教學效果,更要關注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否給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是否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等。因此,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陳霞 單位: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