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一、英語梯次教學的理論依據
1.“掌握學習”理論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學習和理解任何教學內容。只要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速度和動機等方面的差異性將會消失,他們將取得較高的學習成績。2.“最近發展區”理論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或“最佳教學區”。教學只有從這兩種發展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的發展水平,并不斷地創造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3.“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巴班斯基認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指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原則、現代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情況下,在全面考慮教學系統的特征及其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組織對教學過程的控制,以保證過程(在最優化的范圍內)發揮從一定標準來看最有效的作用,即教師合理地選擇能體現教養、教育和發展三者相結合的教學任務,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最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仍采用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故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1.教學方法落后,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目前,大多數高校在英語教學中仍采取單一的“統一式”授課方式,“單向交流”“滿堂灌”是主角,學生只是“全場聽”,被動地抄寫。以這種方式進行英語教學,大多數學生只能消極地接受知識的輸入,很少積極地輸出知識,并進行實踐。2.教學內容陳舊,不利于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通常,大多數英語教師會嚴格按照英語教材編排的目錄進行教學,從不考慮所教內容是否實用,也很少給學生補充一些新鮮的、與學生密切相關的英語材料,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應用文寫作訓練太少,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大學教師很少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包括寫作練習。對于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來說,他們更不可能自覺地進行寫作練習,以至于學生不能切實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由此可見,這種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模式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也很難適應社會對大學生英語技能的要求。
三、江西服裝學院英語梯次教學模式的實踐
1.班級授課梯次化在學生入學時,班主任和授課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按照自愿的原則,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班(教學班分成A、B、C三個梯次,分別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學院規定,學生可利用兩周的時間輪流聽課,先適應各層次教師的教學風格,并檢驗自己的接受情況,然后作出選擇,從而形成相對固定的教學班,但每隔半學期會重新調整一次。2.業余輔導層次化為了讓學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學院教學部會舉辦業余應用能力A級和B級、大學英語四級英語考試等輔導班。通過“以試促學”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3.課程設置多樣化根據學生的喜好,學院教學部開設了《英語口語》《英語歌曲學唱》《原聲片段賞析》《英語聽力》《英語語法》等課程,以此發揮學生的特長,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來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4.教學方法靈活化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對實現教學目標有著重要意義。學院教學部鼓勵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因人、因材、因時而異,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5.課程測試目的化在單元檢測及階段性檢測中,教師會根據不同學生班級所學內容和英語達標的不同要求擬定等級性試卷,進行等級性測試,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均有展示自己才能、檢驗所學知識的機會。等級制的分組是流動的,進步較快的學生可以調高等級,而成績下降明顯的學生則調低等級,以便減輕學生的壓力,提高教學效率。6.課堂教學高效化備課是保證課堂效果、提高教學實效的首要環節。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和教學大綱,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有用信息,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掌握他們的個體差異,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以便設定有梯度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作出正確的應對。
四、英語梯次化教學的優勢
1.明確培養目標培養應用型人才素質的重點是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即能熟練地完成本職工作,并能主動、有效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2.優化教材建設大學英語教材應強調實用性和趣味性,始終貫徹“聽說領先、培養能力”的宗旨,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把學習語言當作技能訓練,而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江西服裝學院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實際水平,鼓勵教師自己編寫教材,大大優化了教材內容,使它更適合學生的學習。3.探討和推廣科學性強的教學方法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和研究的主要基點是以教材為依托,以應用為目的,推行科學的、實用的、動態的教學,注重傳授學習方法和培養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導學法或啟發式教學法,既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又著重培養學生的興趣。4.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恰當“傳道”、注重“授業”、提倡“解惑”是教師的職責,即根據專業特點和就業需要,選取恰當的理論知識講授;指導學生優化學習方法,掌握英語運用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5.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大學英語教學應摒棄單純依靠教材學習英語的模式,借用多種媒體和多種渠道輸出英語知識,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如增加外語電教課課型、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建立外語聲像信息接收系統,都是完善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五、結論
21世紀需要創新型教師,所以教師應不斷吸收新知識,探索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并將其積極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踐證明,梯次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具體表現,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雖然梯次教學會給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帶來一定的難度,還有待教師不斷研究,但我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它一定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并得到社會的認可。
作者:潘國培 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