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安全教育論文
一、走出校門,糾正現實中的錯誤認識
學生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念,身邊人的一舉一動,投射到學生的心湖里,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漣漪。此時,對學生進行喋喋不休的安全教育,學生只會從心底里產生不耐煩的情緒,也達不到老師想象的可以通過語言的形式教育學生的目的。思索之后,我方法一變,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正確的和錯誤的行為,自己來評判什么行動是安全的,什么做法是危險的。記得有一次假期,我留了一項社會實踐作業,就是讓學生們利用假期的空閑時間走到社會中去,留意人們的各種行為是否正確,能否保證自己的安全??梢杂糜涗浀男问?,詳細記下時間、地點、發生的事情、自己的想法等等;可以用采訪的形式,主動詢問行為主體的動機、目的及自己對此的評價等;也可以用調查問卷的形式,自己設計調查問卷,從調查中評斷人們對安全知識的了解程度……開學后,我讓學生把自己的社會實踐作業展示出來,說一說自己在這次實踐中的收獲。
有一個學生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放假的時候,他在某一個路口觀察了很長時間,看到有很多行人違反了交通規則,交通信號燈沒有變成綠色,就直穿馬路而過。他還說,這在外國人眼中,被稱作典型的“中國式過馬路”。聽到這里,我覺得有必要把他說的內容展開并深入研究,就趁機將他所說的內容交給全班同學,請所有人說看法。孩子們的正義感畢竟占了上風,心中的天平自然傾向于那些遵守規則的人,覺得不守規則容易受傷害。我又一語將話題轉到學生自身的做法,有些學生就說自己平時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改正,不能“五十步笑百步”呀。這樣的實踐作業機動靈活,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能力,發揮了學生的特長,我覺得遠比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紅燈停,綠燈行”要好得多。可見,只要教師善思,就一定有靈光閃現,只要肯改變,學生總是愿意接受的。
二、轉變角色,展示理論下的安全知識
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在學校里、在教室里學習的時間還是最多的。因此,教師的許多教學不得不在課堂上進行,這就需要我們為安全教育設計不同的特色,讓學生在特色課堂上體會到生命與安全教育的趣味化與多樣化。我經常會采用表演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自編自演的小節目中得到安全知識的熏陶教育。升入高年級,學生也總會在這樣的活動中給我耳目一新的驚喜。比如有的學生會主動從網絡上找來有關安全知識的相聲段子,在侃侃而談中將生命的重要性傳達出來;有的學生會自發組成幾人小組,制作手抄報,將安全知識變成生動的畫面,并用模特表演的特殊方式呈現出來,那稚嫩的表情、搞笑的姿勢,逗得所有學生捧腹,卻也從笑聲中學到了許多;還有組織辯論會的形式,幾個平時要好的伙伴,在辯論會上居然能夠因“政見”不同而“臨陣倒戈”,出乎我意料地讓辯論會在轟轟烈烈中進行,孩子們自己查找辯論會的流程,自己確定辯論主題,在熱熱鬧鬧的你來我往中領悟“生命無價”的真諦。這許多的形式都是在常規課堂中不曾見的,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的自學堂。有了這樣形式靈活的自學堂,何愁學生學不到那老師想教的生命安全方面的知識呢!
三、妙筆生花,撰寫心靈里的生命火花
學生愛寫,寫點自己的小心思,寫點生活中的絮語。所以,我突發奇想,也讓學生寫點自己對生命的感悟。拋棄前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古舊庭訓,加點現代的流行元素,寫出自己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算是將語文教學與生命安全教育整合一回吧。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吾浮于世十年有二,所歷危險之事不多,皆因父母恩師耳提面命,吾悉心聆聽之故。不想近日遭一劫難,于吾刷牙結束之際,轉頭欲出浴室,不想牙杯未放穩,轟然墜地,瞬間四分五裂。吾為躲杯之碎片,騰躍而起。又巧逢地面之水未凈,甚滑,于是吾瞬間倒地,足撞于碎杯之上,乃重傷。嗟乎,若吾將安全時時記于心間,怎能如此倉皇中傷及己。足見安全之重要性耶。”雖然這是一篇不太流暢的仿文言文章,但是從作文中也讓我們讀到了他對安全行事的重視,也許行文青澀,但是道理深刻。由此,我發現,其實生命安全教育是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的。
四、總結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搖籃,而學生的生命安全直接關系著自身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讓我們共同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為學生的安全教育開辟一方新的天地,用不同的形式使生命安全教育更加“領異標新”。讓尋常的窗前月色,在非同尋常的梅香涌動中,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作者:楊卉 單位:長春市樹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