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自主管理是管理的終極追求。“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認為,每個人都是管理者,自主管理是管理的終級目標追求。自主管理是遵循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以人的自身為主導的自我設計、自我干預、自我調整的自我實現過程。這個過程能充分重視人性,保護人權,展現自我,發掘個人潛能,尊重和滿足自我實現的要求。
(2)自主管理是實習期青年成長的內在需求,適應了青年身心成長的客觀規律。要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整個成長鍛煉過程都需要有效的自主管理。醫學生的實習期是從學生身份到社會人的過渡階段,他們既是學生又是實習醫生,實習期結束即意味著畢業參加工作,這關鍵的一年要完成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要求臨床實習生應該學會自我管理。從生理上來看,身體已經趨于成熟,精力充沛,他們有理想、有激情,對未來的工作有設想和憧憬,自我意識強烈,渴望通過展示自己的能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3)自主管理適應了社會發展對醫學人才的要求。在世界醫學領域醫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醫學生只有動態適應社會發展變化才能勝任未來的工作。當前我國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醫學生除了有很好的專業素養,更需具備獨立、自主、創新精神。醫院臨床教學實施實習生自主管理,是對實習生的自主創新精神的訓練和培養,最大可能地挖掘學生自身潛能,綜合提升學生素質,使學生具備在畢業后盡快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
2、管理目標
自主管理目標是要把實習生工作、學習及生活的自主權真正回歸學生自己,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習中去。而與此同時,醫院教學管理者也要轉換角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由“臺前”變為“幕后”,以引導或協助的方式幫助并融入實習生自主管理過程。
3、實習生自主管理的實施
實習生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已經歷過十多年的被動“填入式”學習,若要引導他們接受并適應自主管理,臨床教學管理部門要加強與實習生溝通交流,通過科學分成若干小組,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宿舍主題活動等,搭建學生自我激發潛力、創造力、自主發揮平臺,充分給予實習生展現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
3.1科學劃分實習生小組
科學合理地分組是保證實習生自主管理得以實施的前提。由于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臨床專業實習生來自不同的院校,實習生們的學習和交流往往以學校為界限,不同院校的學生之間很少交往,有的甚至相互產生沖突。因此,打破原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界限,建立新團體是實習生來醫院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更有利于實習同學實習期間的成長。實習生分組既然保留各學校指定的實習大組長,但在按排輪轉表時,將各院校的同學打散平均分配到各輪轉大組中,大組還分成幾個中組,中組中再分成若干小組,小組人數一般在8~12人,各大組、中組、小組自行推選組長和副組長各1名,負責本組的管理和聯絡工作。
3.2溝通方式-主題會議
實習生在實習期間會遇到很多工作、學習及生活上的問題,有些困難需要醫院管理部門來解決,有些困惑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還有很多問題可能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就得獲得答案。自2012年6月份以來,臨床教學管理科開始實行實習生主題例會制度。每兩周1次組長主題例會、每月1次學生主題座談會是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每次組長例會都將會有一個主題,如進入臨床時的主題為“我如何與實習同學相處”、“我的實習計劃是什么”,實習中期的主題為“實習周記應該怎么記”、“我想學習哪些技能”,考研復習時主題為“我怎么協調考研與實習矛盾”,主題一般由臨床教學管理科老師確定,除了院部有特殊事項需要布置傳達之外,老師負責傾聽和記錄,大部分的會議時間留給學生,各組長(包括大組長、中組長、小組長)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觀點,也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組長還要在會后向本組組員傳達例會內容,組員之間的交流及反饋記錄須交到醫院臨床教學管理科備案。每月座談會的參加對像是組長會以外的學生,這樣能確保每個實習生都能得到相互交流的機會。
3.3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為了充分發掘實習生的自我潛力,搭建學生自主發揮的平臺,展示實習同學的個人風采,同時培養團隊榮譽感,醫院臨床教學管理科、醫務處、門診部、黨辦、團委等職能部門共同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和主題活動。自愿者服務活動內容有院外的義務獻血及宣傳、義診和院內的導診、健康咨詢等。技能操作比武和PBL教學活動是所有臨床專業實習同學以小組團隊形式參加的一項活動,活動現場會有專家進行當面點評,點評的同時可以向專家提問與互動。病歷書寫比賽是抽取活動當月實習同學書寫病歷由病案專家進行打分評比。文明宿舍互評活動每月開展1次,是由實習同學組成的“宿管委”(宿舍管理委員會)自行組織的互評活動,老師全程參與記錄,這項活動每月中旬互評1次,每次評分同學由各宿舍派代表參加,互評結果按高分到低分排序,連續3次排名靠后的宿舍將會被“紅牌”警告并進行限期整改。
4、實習生自主管理的實施體會
4.1實習生自律、自立能力增強
自主管理模式推行以來,實習生的自律、自立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臨床老師過去和現在的對實習生評價變化很大。實習生良好的學習風貌也同時感染了臨床老師的教學熱情,學生與老師的溝通交流比以往更多了,臨床老師經常為學生開展小講座。由于主題會議溝通讓實習同學之間有了更多了解機會,因此同學之間相處融洽。往年新實習生來院報到后,會發生的不同學校學生之間因為洗澡排隊等問題而引發的打架斗毆等沖突現象,近兩年來沒有一例發生,而出現更多的是同學之間的互助、尊重和理解。
4.2老師投訴學生情況明顯好轉
2011-2012年度實習生人數為272人,投訴人數為79人,投訴比率29%;2012-2013年度實習生人數為273人,投訴人數為33人,投訴比率為12%。老師投訴實習生的情況主要包括出勤情況、工作態度等,投訴比率的變化說明2012-2013年度實習生的出勤率及工作態度等方面明顯好于2011-2012年度。
4.3實習生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
實習生“技能操作比武”、“PBL教學”、“宿舍文明互評”等活動,需要實習生既要展示自已,超越自我,又要學會組員之間的相互協作,培養了實習生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2012年操作比武和PBL教學活動點評的專家認為,實習同學在活動中表現非常突出,臨床思維具有很好的創新性,尤其在一些案例分析上綜合分析能力較強。實習生宿舍也一改過去“臟、亂、臭”的現狀,每個宿舍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參加過他們互評活動的年級老師感嘆“沒想到他們能做得這么好”,走進他們的宿舍,能感覺到他們活潑而溫馨的生活氣息,緊張而有序的學習氛圍。每月一次的宿舍文明互評活動給了實習同學既展示自我風采又能培養團隊合作的機會。推行實習生自主管理方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工作、學習和生活,這種管理方式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自律、自立、自創的能力,培養了醫院畢生綜合素質,而且促使臨床教學質量有所提高,附屬醫院教學管理也變得更加輕松而有效。
作者:吳彩霞 單位:南通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