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激趣”的前提
(一)優化的學習內容
小學音樂課中所用到的教材內容是非常多的,并且各部分的內容存在差異性。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學習內容,不斷增加新的材料,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如果知識太過簡單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如果知識過于難,也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將難點知識和簡單的知識結合起來,促使學生不斷開動自己的大腦,從而吸引了學生的興趣。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能夠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這就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那么學生就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誨,愿意跟著老師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因此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從而大大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激趣”的方法
(一)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營造有趣的音樂氛圍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要了解學生所喜愛的音樂,通過了解學生對什么樣的音樂感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和學生這一類音樂,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近幾年來,學生受到社會媒體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學生比較喜歡流行音樂,并且學生對民族樂曲以及欣賞曲幾乎沒有什么興趣,面對這一情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進行音樂教學。小學音樂教師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從而可以將音樂植根在學生的心中。在傳統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聆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上講解現代音樂知識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插入一些古典音樂知識以及民族歌曲的知識,從而能夠使得學生的音樂知識越來越多。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放一首內蒙古民歌《牧歌》,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感受到旋律的悠揚以及遼闊,從而能夠使得學生聯想到大草原的寬廣以及無垠,最終體會到作曲者的愉悅的情感。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創設音樂情境,從而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音樂的機會,而且能夠大大激發學生興趣以及情感。
(二)精心設計教學語言,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為了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優美的語言是一個基本條件。小學音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課堂上的每一句用語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能夠做到渲染音樂,最終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可以促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到相關的音樂知識。比如,在課堂開始的導語中,教師要將其設置的更加精煉、新奇,并且要帶有懸念,從而能夠將學生引入到音樂的情境中。在提問的時候,此時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快,從而將學生的思維之門打開,引導著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在連接的過程中,此時的語言要流暢以及自然,使得學生沉浸在快樂的音樂的氛圍之內。在結束的時候,此時的語言要嚴謹有力,給與學生一定的肯定依舊鼓勵,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而且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通過使用多媒體,可以將生動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對于小學生來說,節奏是非常難以把握的,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教師要通過多媒體來將音符設計成跳動的畫面,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每一個音符不同的跳動速度,從而大大提高音樂課堂的效率。
(四)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且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在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在自己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樂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帶領著學生去聆聽音樂,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從而使小學生真正地體會到音樂的內涵。
三、結語
“激趣”是一中教學藝術,通過“激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能夠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結合起來,而且能夠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效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享受一節課堂,從而能夠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能夠帶領學生了解音樂的真諦。
作者:李夢竹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繁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