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教育論文
一、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小學管理評價機制
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得到分數,而考核也是一種評價分數最常用的方式。眾所周知,大部分的應試教育,最開始都是為了升學,學生學得好壞也是用分數來評價的,所以,學校評價老師的能力好壞,也是依靠學生的升學率作為標準的。素質教育所體現(xiàn)的評價機構是素質教育實施一道重要的關卡,這其中就需要老師、學校以及學生所有方面的評價。對于學生的素質評價不能只靠成績來做為基礎,要用實際可行的方式來替代。為了配合素質教育的體系,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對學生的素質評價,即心理素質、學力以及體質這三個方面。對于教師而言,在學生的評價過程中必須本著師德以及政治態(tài)度的原則。所有人都知道,老師的一切言談行為對學生都有一種引導性的作用,所以,老師的綜合評價中也要對這幾項指標進行一定的加權。教師的工作評定又分為績效評價和履行職責評價這兩個具體的步驟。主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教學標準,并且貫通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學校工作的評價,不僅要根據以前的評定原則,還要從素質教育的目標來看,采集家長、學生以及社會這些群體對于學校的評論,這樣就可以使學校的素質化教育意識不斷的完備,不斷地加強,有利于學校素質教育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發(fā)展進程,這樣就符合我國對于素質要求的標準了。
二、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小學管理新措施
我國的素質教育已經實行了好多年了,但是最根本的單一、集中、封閉等模式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而學校的管理大多注重于行政色彩,而實際的實行周期較短,這與素質教育的目的所要求的立體性、開放性、持續(xù)性大不相同。現(xiàn)在的大多數改革,都是只注重管理體制的硬件上的改革,而對于管理體制軟件的建設就很少注重了。總的來說,我們需要一個具體的目標導向來引導素質教育的管理體制改革。第一步要做的是,對于素質教育管理的觀念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然后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機構,最后確立一個民主化的機制,這樣就可以建設一種理想型的素質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班級管理制度和班干部制度做一些變化,創(chuàng)建一種新型的師生,生生關系,讓素質教育的光束可以散照在每一個學子的身上。
三、小學管理中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方法
在我國的現(xiàn)階段,主要強調的就是在小學管理方面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在被管理者必須聽話,且嚴格的遵守學校的紀律。而每個班級也是以成績化管理模式來實現(xiàn)管理的,在統(tǒng)一的標準之下,嚴格的遵守學校的紀律。而對于班級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務,以及學生的思想觀念,班主任都必須親力親為,實行監(jiān)督與管理。長期處于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學生就會喪失自己的探索精神與動手能力,從而無法發(fā)揮出自己的個性思維,這與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注重課堂與課堂管理豐富化的方式之中,我們可以采用包班制或小班制,在這些基礎上增設選修課程或校本課程等,以便可以從小就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家長、老師、學校以及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包含在了素質教育導向的小學管理,以上內容僅是本人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在素質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些經驗之談,而且只有時間和實踐才可以證明措施能否成功,因為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作者:戴圣光 陳宗葉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普村小學 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