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園網絡使用的現狀
1.1不健康網絡文化帶來一定沖擊
由于網絡中使用虛擬身份的使用,使得現實中道德倫理難以起到相應的規范與約束作用。因此個人對網絡行為只能依靠自我約束。部分自律性較差的大學生,容易出現有違道德責任約束的行為,如瀏覽不健康內容等,以致嚴重影響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1.2高校基礎設施落后,存在供需矛盾
校園網站是大學生拓展知識、瀏覽信息、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盡管近幾年高校對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投入、維護力度,對校園網絡文化內容也不斷豐富和完善,但依然存在校園網絡內容嚴肅、以信息傳輸和發布為主,結構單一,缺乏創新與特色、內容更新不及時及網速慢、上網高峰期擁堵等弊端,導致大學生對校園網站缺乏足夠的興趣,更多尋求去校園周邊的網吧上網。
2、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
2.1校園網絡文化的積極影響
2.1.1促進自由平等
在開放的因特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和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上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社會大眾在公開的網絡對當代時事發表各自的見解,形成社會輿論力量,最終正確的社會輿論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1.2有利于促進學習,拓展大學生知識面
由于網絡存在廣播、電視、報紙無法比擬的優勢,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可以使大學生更快、更及時了解重要的全球資訊和時事新聞,因此,網絡成為了大學生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校園網絡的發展,不僅拓寬了大學生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術性的東西更具有趣味性,通過網絡,大學生還可以欣賞到中國乃至世界的各大名校的王牌專業的名師講座。對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1.3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潛能
在互聯網的交流的平臺上,同學們可以迅速學習、瀏覽來自全球各地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風土人情在內的各個領域知識及相關報道。大學生可以挑選所感興趣的領域,進行討論研究。網絡上的交流不受學科范圍、世俗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大學生可以擺脫原有的思想束縛,針對各自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思想見解相互碰撞,才會擦出新學術研究的火花。2.2校園網絡文化的消極影響
2.2.1網絡誘惑大,易迷失自我
網絡使很多人可以同時交流,由此為基礎誕生的聊天工具與網絡游戲層出不窮,此外,大量國內外青春偶像派的電視劇及其它娛樂節目的沖擊,與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相比無疑對大學生更有誘惑力,加上電腦的普及,更容易使剛剛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解脫出來的大學生們沉迷游戲、聊天交友及娛樂節目當中,這種校園網絡的過度娛樂化,極易使大學迷失自我。
2.2.2社會責任意識弱化
在比較開放的互聯網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約束和監管,使得有些大學生藐視現實社會的社會道德和法律的約束。自己認為什么,想什么,就講什么,毫無顧忌自己的言論可能給社會帶來的危害,社會意識逐漸被弱化。
3、加強建設,促進校園網絡文化健康發展
3.1豐富校園網絡內容,增強吸引力
第一,服務方面。一是要及時更新網站內容,真正起到信息傳播平臺的作用;二是要注重信息題材的豐富化。除提供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校園內重大新聞活動的報道之外,更要關注最前沿的時事資訊。如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國內外最鮮活的就業信息、二手書交易網、兼職招聘、物與物交換網、課程設置、畢業設計等高校內比較熱門的網絡應用。第二,學術方面。加強校園網絡學術文化建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相互交流科研信息,通過開展網絡知識信息競賽、創業創新大賽、挑戰杯大賽、科技問答等活動來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可通過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實現信息交流、資源共享,開闊學生的視野。
3.2加強引導與監管,完備機制
要想建立健康和諧的校園網絡文化,高校必須發揮先進文化的導向作用。有關管理部門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對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傳播及時予以抨擊與糾正,對網上出現的道德缺失、民族意識薄弱等問題要加強教育引導,努力營造“健康綠色”的校園網絡文化。高校要加大監管力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關網絡管理規章制度,嚴格監管,減少和消除網絡色情暴力信息的危害,凈化網絡環境。通過必要的措施并在法律和社會道德規定的范圍內,阻止各類不良信息腐蝕大學生的心靈。此外,應當完備校園文化建設機制,使校園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整體建設相協調,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沉迷網絡的學生參與其中,振作精神,重新找回自我。
3.3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當前,相當多高校存在著大學生上網需求旺盛和高校的網絡基礎的設施不足的矛盾。高校落后的網絡基礎設施已遠不能滿足大學生對網絡日益增長的需求。目前,高校應該加大人力、物力、財力致力于校園網絡基礎硬件設施建設,擴大校園網的覆蓋率,在不涉及大學生隱私的情況下及時準確掌握大學生的網上動態,整合校園網絡信息資源,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舒適、便捷、高效的網絡環境。3.4總之,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高校必須以正確的方式、積極的態度,主動應對校園網絡的種種問題,確保校園網絡文化健康、有序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校園網絡成為傳播科學的思想文化、交流學術信息、弘揚優秀的道德精神的平臺,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作者:孫東亞 安鋒 卜俊淇 單位: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