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室內設計論文
一、室內設計在高職院校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模糊
相對于普通高校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是以專業建設為中心,講究的是培養人才的技術性、實用性、職業性、應用性、實踐性,這是保障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適銷對路的基本保障。而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高職院校在培養室內設計人才時,對于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不到位,導致學生在市場上的適應能力不強,最終被淘汰。
2.實踐能力薄弱
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在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從而導致實踐技能的能力相對偏弱。專業實訓是快速提升學生室內設計能力的主要方法,從室內設計這個專業本身來說,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大多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反映其專業實訓不夠,實訓項目單一,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處理問題的薄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其所在的崗位。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學生的職業能力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根據社會市場的需要結合室內設計專業的特點,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應注重一些技巧。
二、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技巧
1.讓學生對室內設計專業的認知
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真正在課堂中的專業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在進入到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學習了解什么是室內設計專業,幫助學生對自己新的角色有一個認知及轉變。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嘗試以基本規律為原則,轉換到學生的觀念中去,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設計方法以及視覺反映力,加強學生的視覺接受信息能力。
2.培養學生室內設計思維創新
在室內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時,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思維方法,通過逆向思維,從相反的方向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東西結合起來打破常規,求新求異。
3.重視實踐技能的培訓
作為高職院校,最大的競爭力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學生在教室課堂中的學習,更加加強學生在實際工程中的鍛煉,不會讓高職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學校讓學生參與實際工程室內設計施工中去,讓學生體驗施工的流程、工藝、材料及施工時應注意的事項。這樣可以很好地將項目教學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對于學生來說,有利于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其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而教師則要起到很好地引導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市場的發展和趨勢,更好地服務市場。
4.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
室內設計作為一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的產業,教師本身應對室內設計這個市場有著深入了解,使教學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在每次授課前應精心做好課前準備,設計好相關的問題,教學中對學生做適當的引導,設置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讓同學們共同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更加可以加深印象,并且綜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三、結語
總的來說,由于我國開展高職教育起步相對偏晚和教育模式的不合理,導致在高職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中分離、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不足的現狀。現代室內設計是綜合視覺環境、工程技術,同時包含光、聲等物理環境和文化內涵等內容。在高職院校室內設計的人才培養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多元化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注重技巧,利用高職院校特有的教學模式培養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室內設計人才。
作者:郝錚 單位:山東服裝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