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會管理論文
1研究和運用思想教育規律的時代價值
基于這一社會前提,研究和運用思想教育規律無疑為其工作展開提供內在依據。其次,研究和運用社會管理中的思想教育規律可以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提供思路。思想教育規律揭示了教育主體、教育客體以及教育媒介本質聯系,這就為利用規律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中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其中對于施教規律、受教規律以及教育主客體互動規律的逐個研究,為加強思想教育主體建設、更客觀地把握教育對象以及建立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最優的人際關系提供有益啟示。同時,思想教育規律也為當前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思想教育現代化帶來思維啟迪。把握思想教育規律為社會管理創升提供理論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思想教育規律在研究過程中全面系統地分析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清楚的認識到社會管理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積極探索到社會管理矛盾后隱藏的規律性、本質性的內容,為社會管理的完善和優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2社會管理中思想教育規律的基本內涵
2.1以教育者為基點的施教規律主要包括的內容
第一,社會管理要求導向律:指教育者必須根據社會管理過程中對廣大社會成員思想素質的要求確定教育目的以制定教育計劃,從而選擇教育內容,創造教育環境,最終運用相應的教育方法完成思想教育的過程。由于不同歷史時代對社會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只有把握社會管理的內在要求,以其要求作為思想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從而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思想教育。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思想教育必須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并選擇合適的內容,從而運用合理的方法達到社會管理的要求。
第二,思想教育內容決定律:指思想教育的內容對于教育主體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具有決定作用的規律。只有理論功底深厚的教育才能進行科學的闡釋和討論,因此,要化解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困難需要實踐經驗豐富的教育者。此外,一定的教育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只有把握這一規律,才能有效實現教育的目的。
第三,教育主體素質支配律:指教育主體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等綜合素質決定著思想教育的質量。由于在思想教育活動中,教育主體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因此,教育主體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所以說,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思想教育主體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其教育的質量。
第四,思想教育方法影響律:指教育方法在教育內容的傳遞程度上產生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現代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思想教育方法借助網絡成為可能并變得日益迫切和重要。從傳統的“我說你聽”的“命令式”和“權威式”中解脫出來,改為運用現代教育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拓寬思想教育的陣地和渠道,還能提高思想教育的質量,體現順應時發表展要求的趨勢。
2.2以教育對象為基點的受教規律
受教規律是指思想教育過程中圍繞教育對象而存在的三大構成要素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內在需要驅動律是指教育對象自身的內在需求決定著接受思想教育內容的程度,是其接受教育內容的動力和依據。社會管理中思想教育的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其社會化的漸進、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增強等人生的重要方面都需要思想教育的正確引導和幫助,這些都驅動著教育對象接受思想教育。由于教育對象的多樣性,教育者要針對教育對象的內在需要就其關心的問題進行教育,以求獲得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
思想教育環境與教育對象兩者之間關系的反映即外在環境制約率,它是指教育對象周圍的教育環境對教育對象接受教育效率規律的影響。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環境無形中陶冶了教育對象,進而使其接受來自教育環境的思想信息。反之,不健康的思想教育環境中的消極因素會影響教育對象對積極的思想教育內容的接受。內化外化反復規律是由認得思想發展特點決定的,其指思想教育對象的思想內化與外化并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是經過反復鞏固才能與社會管理要求達成一致的思想行為。“思想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客觀存在信息加工而成的主觀能動性反映,它隨著外界事物的發展變化相應的變化”。教育對象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處于開放性的社會大環境下,時刻接受來自現實社會的信息輻射,這些與教育者的思想信息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矛盾的方面。在信息泛濫的社會背景下只有高度重視,才能對積極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進行鞏固以實現思想教育的積極作用。
3發揮思想教育規律在社會管理中作用的實現路徑
首先,發揮思想教育規律的引導作用。思想教育活動開展的物質利益動因是產生內在需要的源泉。由于在思想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育主體還是教育客體都是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其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就是生存和發展問題。因此,是否符合其自身經濟利益和物質需要是他們認識和判斷事物的標準。因此,思想教育活動是受制于教育主體及教育客體的自身的經濟利益和物質需求的滿足程度,及內在需要驅動律。結合該規律可知,要想使得思想教育在社會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首要的一點就是滿足教育主體及客體的經濟和物質需求,保證其基本利益。
其次,發揮思想教育規律主觀能動性。當教育者能夠科學認識并掌握思想教育規律時,思想教育就走入正軌,同時發揮的作用是積極高效的,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規律,否則其思想教育就是偏頗低效的,置規律而不顧就會導致社會管理負面影響。同時,就教育對象而言,如果不能理解把握思想教育規律,就不會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則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空間就相應縮小,思想教育的成效也隨之降低,達不到有效的社會管理的目的。基于這一點,在進行有效的社會管理時,要理清思想教育的制約規律,讓管理對象充分理解和認識思想教育規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再次,發揮思想教育規律對規范外在環境的借鑒作用。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并對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互聯網中良莠不齊的信息也勢不可擋的影響著教育對象,依據外在環境制約律及內化外化反復律可知,這無疑大大地影響了教育對象對積極的思想教育內容的接受質量,進而影響到社會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規范思想教育外在環境,進而優化外在環境,對促進社會管理的有效開展會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最后,思想教育規律對社會管理中思想教育各因素的選擇具有指導作用。依據思想教育內容決定律,以社會管理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教育客體的要求來確定合適的教育內容;依據教育主體素質支配律,通過不斷提高教育主體素質和加強思想教育隊伍建設,為實現思想教育理想效果提供人才保證。依據思想教育方法影響律,在思想教育活動過程中,采取教育對象喜聞樂見的教育方法,便于教育對象的接受,從而為社會管理提供思想保證。
4總結
探索社會思想教育規律,目的是為了掌握規律以提高社會思想教育效果,進而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社會管理中的思想教育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盡管在社會管理中,思想教育是在若干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社會個體之間進行的互動過程,但這絲毫不影響思想教育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的特點。因此,把握社會思想教育規律,發揮其積極作用是社會管理工作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作者:李景山 高美麗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