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植根生活,表情達意,手寫我心
作文是一種練筆活動,它要求不僅要反映生活,還要能夠表情達意。只要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只要我手能寫我心,就能寫出好文章。小學生的人生閱歷較淺,寫作文離不開生活,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作文內容聯系生活,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搬入課堂,從而讓學生寫出真實可感的文章來。此外,教師也應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使其學會表情達意。例如,寫人。在動手下筆前,學生的腦海中就應對這個人有一個大致了解:他的外貌是怎樣的,有什么性格特征,他常說的話是什么,他做事如何,他說的話和行動與其性格是否吻合。又如,寫事。寫事前,學生必須回憶一下這是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開始是怎樣的,經過是怎樣的,結果又是什么。最好能列出提綱,按照提綱或者構思好的思路去有條不紊地寫出來。而不論是寫人,還是寫事,寫好以后,學生都要將心里想的和筆下寫的進行一下對照,把“不像”和“不是”的地方加以修改,直至寫的和想的一致,心口相符。
二、設計活動,指導觀察,快樂作文
觀察與寫作的關系相當密切,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寫作離不開觀察。而觀察是一個智力過程,它需要知覺、思維、語言等綜合作用,是人們認識世界的起點,是獲取知識的源頭。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集有趣味與知識性于一體的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例如,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設計一次在銀屏上“看球賽”的觀察活動。教師可把全班學生分為兩部分,讓一部分學生去觀察球場上足球隊員的活動,另一部分觀察觀眾席上“粉絲”的情況。觀察完畢,再動筆寫作。學生都帶著各自的目的觀球賽,通過敏銳、細致的觀察,抓住了球賽的各個細節,寫出了一篇篇生動形象的文章??偠灾?,在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學生再也不用憑空想象、胡編濫造,而且大多學生都寫得生動活潑。如此教學,每次活動學生都能在笑語歡聲中度過,每一篇作文都能在輕松愉悅中完成。
三、注重兩記,不拘一格,練筆豐材
注重“兩記”,指的是要注重日記和讀書筆記。日記寫作靈活,行文自由,若能多多訓練,加以容量,勢必能提高寫作水平。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日記寫作,提倡學生多寫日記,以鍛煉自己的寫作技巧。而日記的寫作,學生可選取一些自己感到有意義的人、事、物、景、理,將其訴諸筆端,可以寫家庭趣事,可以寫校園生活,可以寫社會見聞,可以寫民情風俗,可以“話說環保”,可以暢談學習心得……讀書筆記,也是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讀書筆記(讀書札記)的內容應不拘一格,讀完一本書,或者讀完一篇文章,可以寫寫心得體會,可以寫寫讀后的感想,想寫什么就寫點什么,愿意怎么寫就怎么寫。作文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推薦一些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要求學生摘抄一些好的詞句、一些精彩的片斷,從而逐漸豐富作文素材。
四、總結
無論是記日記,還是寫讀書筆記,都必須要用心,用眼睛將看到的亮麗畫面和精彩瞬間捕捉下來,用耳朵將聽到的美妙聲音與和諧音符錄下來,用心的筆觸,將感受到的喜、怒、哀、樂記下來。這樣,天天動筆,天天動心,思路就會更加開闊,素材就會越積越多,寫法也會越練越活。長此以往,學生寫作時就再也不會無從下筆、言之無物了。
作者:崔利英 單位:河北省平山縣觀音堂鄉九年一貫制學校
第二篇
一、分級目標進行逐步實現激勵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沒有目標的努力是毫無方向的。這里所說的目標激勵,就是在學生學習寫作過程中首先確立一個寫作的目的性即長遠目標,然后再把這種長遠的總目標分解為若干小的、階段性的子目標。我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可以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以及不同的基礎情況,對本堂課的寫作教學或某一段的寫作教學提出不同目標,務必使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達到各自預期的目標,從而在成功的喜悅中獲得力量。
在此基礎上,再適時提出新的目標,以保持激勵效應的長期性。比如,在小學低段可確立能寫一段完整的話的大目標,然后先從小目標能寫一句完整的話開始練習,學生實現了會寫一句話這個小目標后,一定會很高興,內心充滿喜悅和自信,然后再去完成下一個目標會寫一段話,甚至更大的目標,這樣一步一個臺階,就會每步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得到成功的激勵,逐步實現最終目標。
二、分數累加進行高分激勵
分數是衡量學生作文水平的尺度,是作文成績的最好體現。分數也是一種信息,這個信息反饋給學生后,會對學生寫作文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應。對小學生而言,分數有著明顯的激勵作用。一般來說,高分往往能激發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低分則會不同程度地挫傷積極性。尤其是中低段的小學生,他們往往根據老師所給的分數判定自己的學習效果。如能適當拔高作文的分數,使分數成為一種激勵機制,無疑會給學生帶來寫作的正效應,使之保持并不斷提高作文的積極性。宋運來老師就在他的作文課上給出了200以上的高分,做法是首先制定一個詳細的評分標準,然后讓學生根據評分要求,累加自己的作文分數,每符合一個標準就疊加10分、20分、30分、50分等不同的分數,直到再找不出符合標準的分數為止,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同時努力要求自己按照評分標準,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三、運用恰當評語點撥進行激勵
評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效果的一種評價形式,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教師要掌握好評價的尺度,實事求是地反映出對學生作文的看法。對作文的優點,要熱情洋溢地予以肯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作文的缺點也應指出,但要以商榷、探討的口吻,讓學生聽起來入耳順心,容易接受教師的點撥,從而改正缺點。如“這一段寫得再具體一點會更好。“”這個詞可否換一下?”等等,切忌“內容空洞”“層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這些大而無當且又能嚴重刺激學生敏感的神經的話語充斥學生的作文本,打擊學生的習作自信心。
四、及時講評作文進行當眾激勵
講評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講評應主要采取表揚、鼓勵的方法。對學生的進步,要通過講評給予熱情鼓勵,它既是學生前次作文的總結,又對學生今后作文具有指導價值。一次習作完成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習作講評,及時對學生的作文給予指導,從激勵的原則出發,好的文章段落,要讓作者當眾宣讀,尤其對差生,哪怕通篇寫得平平,但即使有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語使用得好,教師也不要漏過,及時給予表揚。通過講評,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寫作的信心。
作者:劉春國 單位:河北省灤縣王店子鎮韓新莊小學
第三篇
一、培養寫作創新觀念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培養學生們的寫作創新觀念,在寫作上提高學生的文筆。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國外的寫作模式來進行賞析,讓大家看到新穎的文學創作。在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語文中的寫作來講比較單一,枯燥。教學模式也比較乏味,學生沒有創新意識。學生們只是按照教師的任務來完成,認為這是教師留給的作業必須要完成,學生不能將寫作看重。教師面對于此很茫然,教學工作者很想打破這種局面。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教師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創新理念。讓大家欣賞和想象。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視覺效應以及動畫美感來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讓大家真正的感到寫作的重要。
二、擴大閱讀,豐富知識,促進寫作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巧意,數學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辨"。在寫作中,教師非常注重學生的閱讀量。因為從閱讀中可以讓學生看到很多新穎的文學作品。在閱讀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中也可以增加學生的詞語積累量,在寫作中也能促進學生寫成一篇優秀的作文。在寫作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要進行多方面的閱讀。教師會抽考幾名學生的詞語積累量,同時教師會讓學生做“好詞好句本”,讓學生更好的詞語并且將這些詞語拿來做為自己的知識來用。在一段時間內,教師還會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掌握比賽,指導學生積累成語,并且讓學生每周都做周記,讓大家豐富知識。為寫作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閱讀來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及思維,學生的知識源會永不截止。
三、加強思維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寫作的重點,也是學生寫作水平的根本,它也是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學生作文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抽象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培養學生思維訓練也是教師教學的挑戰。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觸類旁通,進行聯想以及想象。這樣長期注重思維訓練,學生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學會了運用逆向思維、順向思維等各個方面的思維邏輯性來進行學習。在加強思維訓練中教學工作者比較看好在生活中訓練,例如學生可以欣賞音樂作文,我在作文展示中播放音樂知識,讓學生賞析,體味作文的意境,讓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一種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
四、自主寫作,有效學習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的重要,在自主學習的培養中,教師可以事先讓學生去觀察和留意要寫作的素材,讓學生去自我建設和自我奮斗寫作的材料,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得到的東西是最真實的,學生通過記錄的形式進行識記。然后學生個性得到發展,教師在留置作業上也要求學生去主動的探索。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只有學會自己去學習才能獲悉良好的寫作素材,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五、總結
總而言之,葉圣陶曾經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所以在教學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教師從多個角度出發,運用自己的一切能力使學生學會寫作,并且寫的更好。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教學方法是指引學生走向成功之路的人,教師會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直擊寫作的成功之路。
作者:張銀雪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烏牛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