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論文
一、軟件工程專業教學的德育化必要性
一方面,近些年IT行業的人員流動率幾乎居各種行業的前列。流動原因各不相同,雖然工作流動在法律范圍內是自由的,但更關鍵的原因是多數人在學校時就沒有培養正確價值觀,畢業后受社會的負面影響抱著追求高待遇的目的,追求“錢”途式跳槽,僅僅把變動工作局限在利益驅動下,養成了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習慣,白白浪費大好的青春。另一方面,軟件從業者的責任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前些年,一系列自殺事件使全球五百強之一的富士康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從業人士在認為壓抑的工作環境成為巨大工作壓力主因的同時,更應考慮一下內在素質的提高。因此軟件人才正確價值觀的確立需要德育化的專業教學。
二、軟件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德育要素
當前地方院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應該立足于目前的時代需求,結合實際軟件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目標是提高人才的道德素質,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當前的時代要素
在這個信息時代,網絡構成社會活動的基礎平臺,腦力勞動投入比例增加。在我們周圍呈現出一個現實與虛擬交錯的數字化世界。在數字化生存中,數字公民們自我得到釋放,個性得以張揚。在校大學生是數字社會中的生力軍,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力量。
2.培養的土壤要素
普通高等地方院校的基本方向是應用型、區域性,學校要綜合發展,同時要為區域社會經濟服務,在雙重需求下,地方高等院校的建設必須走特色發展之路。地方高等院校要適應社會經濟的需求,必須自我調整與發展,深化內涵,在傳統的為地方經濟培養建設人才的基礎上,通過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的調適,在充分體現特色、發揮自身優勢的過程中提升辦學水平與綜合實力,凝練最能體現適合自身發展的應用型特色教育。在當前形勢下,地方院校的軟件工程就是這樣一個專業,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實踐能力的多層次、復合型軟件人才,以人力資源形式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3.師生的道德要素
胡錦濤主席曾說“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要塑造具備道德修養的專業人才,就應該有道德素質過硬的教學團隊,學生才能有真正高素質的教育環境。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投入到工作崗位時應該具備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呢。在精神層面,與未來發展關系最大的是他們的職業道德。發思特軟件CEO蒙圣光認為從事IT行業工作應該具備如下一些品質:熱愛IT行業,愿意為本行業貢獻力量;忠于企業與領導,關懷下屬;勇于承擔責任,敢說敢言敢作敢為;充分運用上班時間,不私自聊天,上網,玩游戲等;處理好公司利益與客戶利益,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不泄露雇主商業秘密;有始有終,善于培養接班人;積極創新,盡可能走自主知識產權的道路。
三、軟件工程專業教學的德育化工作對策
1.提高教學隊伍成員的道德素養
《論語》云“其身正,不令而行”。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源頭,教師應該自身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才可能形成教學的正能量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句話告訴我們,專業教師只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不夠,更需要具有學識和人格雙重魅力的人格。對于學生來說,教師不應僅僅是知識淵博的智者,而且應該是道德修養的榜樣,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是否自愿,教師本身就是學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2.激發學生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及責任感
由于軟件技術催生了網絡經濟,該經濟形態的發展還需依靠軟件技術繼續推動。如新華網2013年5月報道,法國通過IT業推動“經濟愛國主義”,充分說明軟件業也是一個愛國主義窗口。介紹一些我國軟件業的現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明白我國軟件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處于弱勢地位,經常受制于人,如2013年著名的“棱鏡門事件”。針對近年人們熟知的“山寨文化”,告訴學生創新能力薄弱成為我國產業國際競爭的“瓶頸”。激發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
3.正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鑒于前文分析價值觀對軟件從業者的影響極大,首先應當解決學生的價值觀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寓德于教,使學生在感受專業知識強大作用的同時,也意識到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成才及成功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塑造,我們應當學習大禹治水的智慧,主要采用疏導的做法,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靈活自由的手段,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這樣以來,學生不但在課堂上可以學到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4.培養專業所需的網絡道德及軟件工程倫理抓住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對“黑客”、“紅客”的好奇感,告訴學生所謂的“黑客”就是利用自己高超的計算機技術非法地竊取、篡改他人數據資料的人,他們往往為了非法目的或者逞能而破壞了網絡世界的秩序,是網絡危害之一。但也有好多的黑客迷途知返,轉而利用自己的技術來提高網絡安全,為網絡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通過事例告訴學生識別網絡陷阱,遠離低級趣味。引導學生正確、規范的利用網絡資源,建立良好的專業規范。軟件工程學科專業的背景決定了它需要一種適應新形勢并與之息息相關的倫理規范。倫理規范具有一種教育功能,它指出了任何想要投入或繼續參與軟件工程行業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東西。在專業基礎課中用一些篇幅(如增設“軟件工程倫理”專題),來講述軟件工程師應當堅持的倫理規范,從而致力于使軟件的設計和發展成為一種有益且備受尊敬的專業。
四、結束語
軟件工程是培養和教育軟件從業人才的一個核心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循序漸進的工作。專業教學隊伍的責任就是因勢利導、有機滲透,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德育,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最終使之成為符合社會新時期發展需要的優秀建設者。
作者:趙寧社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軟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