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手術室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對參考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觀察,統計出現的護理糾紛及投訴,對糾紛及投訴出現的原因進行觀察,采取有效的防范對策,對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糾紛及投訴出現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采用本院自行擬定的患者對護理滿意調查表(總分1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對患者進行調查,觀察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1.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手術室糾紛、投訴發生率為3.4%,參考組患者手術室糾紛、投訴發生率為13.8%,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意外傷害、護理記錄失誤、語言不當、交叉感染、操作不當等是導致護理糾紛發生的重要原因。
2.2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評分為(9.06±0.32)分,參考組患者對護理滿意評分為(8.22±0.44)分,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導致手術室護理糾紛的原因較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意外傷害、護理記錄失誤、語言不當、交叉感染、操作不當等在護理糾紛及投訴中出現的頻率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手術室患者病情復雜,癥狀兇險。護士工作量繁重,需要反復沖洗腹腔、使用抗生素、化療藥物、醫療器械等,導致其在遵照醫囑進行操作時,易出現差錯;部分醫生在交代護士進行操作時,聲音較小、吐字不清,對于藥物的使用情況也未及時告知護士,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其可通過沖洗創面、靜脈輸注、涂抹創面等多種方式給藥,然而醫生未詳細敘述,導致護患糾紛出現。②在對手術室進行查點時,部分護士責任感較差,查對清點器械、紗布等物品時不認真,導致紗布、器械等醫療用品可能在患者體內遺留;在幫助患者擺放體位時不正確,導致患者出現系列并發癥;為醫生傳遞用品及器械時不夠熟練,導致手術時間的延長。③部分護士忽視護理記錄單的重要性,填寫不認真,甚至出現涂改、少記、漏記、出入等現象,導致手術室護理糾紛的出現。④護患溝通欠缺也是導致護理糾紛的重要原因,不同患者文化水平不同;手術室護士在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時,情況較為緊急,語氣可能較急,導致患者家屬出現不被尊重感,導致糾紛的出現。⑤部分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設備、基礎用品較為陳舊,導致手術室操作效果較差,同時存在一些意外及不安全隱患。(本文來自于《中國現代藥物應用》雜志。《中國現代藥物應用》雜志簡介詳見。)
針對本院手術室護理糾紛中存在的問題,本院通過以下對策進行防范:①患者進入手術室時,巡回護士要立即建立記錄本,對手術中使用的藥物種類、數量、皮試結果等進行認真核對;在麻醉時嚴格按照麻醉師醫囑進行,完畢后在記錄本上填寫自己姓名,麻醉時間等。②術前醫護人員檢查器械、設備,保證手術能順利進行;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使用手術中器械及物品,手術前嚴格查對物品數量、種類,手術完成后進行二次查對,同時醫生也要檢查患者體腔、切口等,避免異物殘留體內;為減少切口暴露時間,減少出血,護士要熟練手術操作流程,保證器械能夠被及時遞到醫護人員手里,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③醫院加強對護士的宣傳教育,增強其法律意識,同時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護士,強化其責任感及服務意識;同時加強護士的自我保護意識。④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將藥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禁忌等告知患者;將治療收費情況告知患者,保證透明化,減少經濟糾紛的產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糾紛、投訴發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總之,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增強法律意識,盡量減少護理糾紛及投訴的發生,促進護患關系的改善。
作者:王文靜 單位:河南省鄭州人民醫院中心手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