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中職教育教學的現狀
1.教師能力薄弱,教學方式陳舊
中職學校聘用的老師很多不是專業的老師,他們都沒有經過專業、嚴格、系統的培訓,因此,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理論水平都比較低,甚至是與要求的標準相差很遠。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的教師資格證書都不是通過自己得來的,多數是走過場,只是進行一下常規的認證,學校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且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的教學老師不具備很高的專業理論,而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老師也缺乏實踐能力,這就導致了教師教學的智能結構單一,因此,對于現代的中職教育的教學方法難以進行全面的實施。對于現代的中職教育而言,教學不但要教授技能,還要教授理論,在同一個教學過程中要將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2.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管理觀念落后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變,中職教育的教學管理體制前后也是相差很大,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干部型技術人才,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技能型的自助擇業人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教育部門統一規范了教學大綱、課程安排、教學計劃等,中職學校只要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執行便可,是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甚至是到現在,有很多的中職學校仍然在使用這種教學管理模式。這些學校對現代的中職教育趨勢缺乏全面的了解,使得教學管理出現問題,導致中職教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為教學大綱缺乏統一,教學觀念落后,中職學校不具備開拓創新的意識,憑著主觀意志開展教學,教學管理不具備科學、明確的目標,導致中職教育的教學管理與時代脫軌。現代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教師的作用則是協調、指揮、引導學生。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是套用了普通教育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中職教育很難進行改革。
3.教育理念模糊
有些中職學校因為自身的利益和生存,只管能產生經濟效益而置教學質量于不顧,很多學生就讀的中職學校都是三年學制的,但是他們在學校中只讀了一年的時間不到就離開了學校,以實習的名義去參加工作,但是為了獲得畢業證書需要向學校交納三年的學費。中職教育因為缺乏有效的系統限制,使得學生在上崗后很難適應,導致中職學校的社會形象受到了影響,甚至是越來越惡化,出現了信任危機。
二、中職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就業趨勢日趨嚴重,市場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大,因此,傳統的中職教育的教學管理已經變的落后了,需要進行改革。中職教育教學管理的改革,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緩解就業壓力,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1.打破陳舊的學籍管理制度
中職教育就是從教育過渡到就業,一般規定學生需要在校學習三年,但是這樣就過于死板,我們可以允許學生在接受中職教育的過程中出去工作,但是必須是在保證學習的前提下。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但是學籍保留需要確定的年限,最多不應該超過兩年,這樣就能實現學習與就業的互動,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學生擁有更明確的學習與就業的方向。
2.職業素質的培養
中職教育的工作者應該將以技能教育為主導作為共識,但是不能將中職教育視為簡單的職業培訓,更不能將掌握技能作為教育的任務。我國提出中職教育是為了達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另外,對企業進行調查顯示,企業招聘員工注重的是員工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勞、定位明確、規范嚴謹等因素的發展,因此,中職教育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職業培訓,中職教育工作者應該要充分的抓住將教育作為出發點,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結合就業市場與時發表展的趨勢,著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其在就業競爭中更具有優勢。
三、結語
中職教育教學管理的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步,改變教學模式,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樣才能為各企業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
作者:肖平 單位:湖南省特教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