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宏觀經濟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內需和外需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外貿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已占相當比重,如果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勢必會抵消國家采取的積極政策的效果。因此,當前完善外貿政策的重點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對出口的支持力度,理順相關政策。
1、增加政府出口信貸支持,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出口商品的競爭包含價格、質量、技術、信貸、營銷、售后服務等多方面的競爭。目前,政府可以增加出口信貸以提高我國出口的競爭力。我國政策性金融對出口的支持力度與大多數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建議較大幅度地降低政策信貸的利率,增加出口買方信貸規模,發展融資租賃。
在國際金融動蕩、市場環境惡劣情況下,政府應該完善和強化出口信用保險機制,增加出口信用保險基金,按照不同地區、不同市場適時調整保險費率,增加擔保功能和險種。
2、鼓勵加工貿易企業使用國產原材料。提高出口退稅率是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的重大舉措,根據“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對加工貿易使用國產原材料可率先實行零稅率,這樣將有利于帶動國產品的出口,使加工貿易對國內工業發揮更多的推動作用。
3、大力開展境外加工貿易,鼓勵我國一些有比較優勢的長線加工生產能力對外投資。可推動國內有比較優勢、國外有市場的機電、輕紡、服裝等行業,以現有設備、成熟技術等實物投入方式到境外投資建廠,帶動國內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推動有條件的企業開展以規避各區域貿易集團貿易壁壘和更好開拓國際市場為目的的海外投資,以各種方式帶動出口。
4、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主導產業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5、穩定外資政策,提高利用外資水平。近期外商對我國的投資環境和有關政策頻繁調整反映較多,這已明顯影響了我國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有必要加大力度改善投資環境,改進涉外政策的制定程序,保持政策的相對穩定性、連續性和透明度,繼續使我國吸引外資在發展中國家(地區)中居于領先地位,在增加國內投資、優化產業結構和創造新的需求等方面對國民經濟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