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英語論文
1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現狀
(1)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
1)學生缺少良好的閱讀心理閱讀文本需要時間且費神,還需要閱讀者具備一定的耐心、細心。很多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碰到了一些比較難的詞匯、短語或是句子的時候,也不求助于教師或查閱資料,扔至一邊。更有甚者,有的學生碰到疑難時,心理就會焦慮、不安,最后放棄了事。這都表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沒有樹立正確的心態,沒有信心克服困難,沒有耐心請教,相反的是過多地發泄自己的情緒,這樣一篇文章讀下來,對文本的收獲自然少之甚少。
2)學生缺少閱讀的技巧很多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喜歡拿著筆邊點邊讀,從頭讀到尾,沒有標出一些重要的詞匯,對于疑難語句也沒有標注,一味地講求速度。重要原因可能是這些學生沒有在閱讀之前考慮好需要完成哪些閱讀任務,學到哪些知識等等。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習慣不好,讀讀停停或敷衍了事,沒有良好的閱讀策略,不知道如何泛讀、精讀、略讀等等。
(2)教師的閱讀教學上的欠缺
1)閱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高中教師在英語教學時,過多地讓學生做閱讀試題,盲目地追求閱讀的數量。課堂教學閱讀時,也是為了趕教學進度或教學任務,閱讀教學經常匆匆收場。這樣的后果不僅是給學生造成了大量的課業負擔,而且學生根本就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2)閱讀教學的方法守舊相當多的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文本時,依然采用翻譯教學法,教師首先一段一段地朗讀英文,然后逐句翻譯成漢語,同時讓學生對于重點詞匯和重點語句寫上漢語意思或標注一下,然后對文章的大意進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英語閱讀教學的需要了,按部就班的翻譯式教學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一些文本知識,而不能真正地讓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學會獨立的閱讀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策略
高中英語選用了不少篇章閱讀文本,這些文本體裁多樣,題材豐富,語言知識厚實,富含有用信息。這些文本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極好材料。那么,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該從哪幾個方面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和教學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教學,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就這個問題從幾個方面做個探討。
(1)有效導入,興趣領先閱讀理解是個很強的思維活動過程,所以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問題、分析文本、吸收應用。就閱讀課的導入來說,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喚醒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理解文本。閱讀理解教學常用的導入法有:問題討論法、多媒體直觀導入法、圖表法、簡筆畫法等等。在這里,筆者特別要提到的就是采用多媒體直觀導入法。現代媒體發展迅速,教師可以利用錄音機、白板、投影儀等等手段,把制作的課件以各種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聲音、文字、動畫三位一體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系統,進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比如教學Earthquakes時,教師就可以在上課伊始,播放有關地震的視頻,從而導出本節課的話題,然后讓學生自由談論,猜測即將要學習的關于地震的內容。當學生猜測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來預測。如:此文本談論的主題是什么?文章題目對你有什么啟示?如果你來寫這樣的文章,你是如何構建的?文章內容大致涉及到什么?等等。這樣的輔助,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
(2)學會速讀,領悟大意當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后,他們就會主動地去閱讀理解,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速讀,需要給學生提供有助于他們閱讀理解的文化背景知識、提醒學生學會觀察文本上的插圖、揣摩標題的含義、品味每段的句首的意義,然后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獲取基本的文本信息,搞清文本的基本結構。既然是速讀,只要弄清楚大意就行,無需在細節處花費太多的時間。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與文章內容密切的問題,能讓學生通過速讀就能找出答案。比如:連線題、是非判斷題、簡答題等等。
(3)學會精讀,關注細節精讀教學是教師進行閱讀理解教學的一個重點。相對于速讀教學而言,精讀教學要求閱讀者深入文本內容,獲取文本的詳細信息,挖掘深層含義。當閱讀者從深層角度閱讀時,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就具備了自己的創造性,會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在指導學生精讀時,首先要讓學生弄清楚文本的文本,然后讓學生抓住文本的主線,最后再從細節處考慮。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細節,一般包括文本的時間、人物、人物之間的關系、歷史、地理、山川河流、數字等等各個方面。當學生精讀后,教師應更多地從細節出發,設置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讓學生來解答。如:填表題、填空題、配對題等等。也可以設置一些猜詞詞義或總結段落大意的題目。
(4)復述文本,實踐應用閱讀課教學不能只是為了學習幾個單詞,認識一些句子,做會幾個題目就到此為止。我們都知道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英語來進行有效的交流活動:書面的或口頭的。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文本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能夠利用文本中的詞匯、句法、句式來進行有效的遣詞造句或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設置完型填空的形式或是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來復述文本或是讓學生縮寫或擴寫文本,然后全班演講,讓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
3總結
總之,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同時學生在閱讀時要堅持以“讀”為抓手,以“練”為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技能。
作者:張蓉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