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運用中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多媒體技術的蓬勃興起為語文教學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教學環境,給語文課堂注入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它把語文課堂放在了一個真實的、具有現實意義的環境中,為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條件,使學生能迅速接觸到具有廣泛文化內涵的知識,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生動性。然而,盡管多媒體技術對語文教學有著顯而易見的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我們也必須正視它在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消極影響和問題。
1.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教學運用的不同步。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只為語文教學的形式、教學的手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想的改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長期以來并未充分、有效地被廣大語文教師使用,還有很多語文教師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靈活自如地運用多媒體來豐富、深化語文課堂教學。
2.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技術掌握的緩慢、不熟練。“技術的發展遠遠走在教師融合技術于其課堂和教學理念之前。”多媒體技術要運用于語文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現在的一些青年教師能熟練操作電腦,有豐富的網絡知識,但卻不能上一節高效的多媒體語文課,這是因為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既要精通教學內容,又要熟練掌握一些多媒體技術。這對于習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大量的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利于學生的精品細讀。語文是一門集品、悟為一體的學科,它要求學生通過對一些經典美文的細細品讀去體會其中的意韻,有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在里邊。但多媒體利用聲、像和有關文字往往給學生許多直接的啟示,不用細讀品味就可以回答出教師的問題,無形中使學生缺少了精品細讀的機會,缺少了思維想象的空間,更少了對文章、對生活的至深感悟。
4.不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去感悟、體會文字中所蘊含的內容、思想和感情,使學生在這種感悟、體會中逐步形成、發展,并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感。但多媒體的聲、像往往無法代替文字本身所給于學生的那種“無限滋味在其中”的美妙感覺。
二、啟示與建議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的確為語文的教學和學習增添了活力,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如何使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1.探索、研究、發展與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相配套的教育理論。多媒體技術只有與相應的教育理論相結合,才能有效地為教學服務。同時教育理論又直接指導著教學實踐。因此,探索、研究、發展與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相配套的教育理論就顯得至關重要,具有重大的意義。
2.不斷提高語文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水平。今天,許多教師會從網絡上下載一個個課件來進行多媒體教學,但這種單純的“拿來主義”往往缺少了針對性和有效性。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的迅速發展與普及,不僅要求語文教師要懂得計算機的使用,而且要能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文學體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設計和制作出實用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課件。這無疑是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參加科學、規范的計算機技術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多媒體教學水平。
3.不斷提高語文教師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調控能力。多媒體技術一般以課件的形式走進語文課堂,它包括眾多的連接和互交,容量極大。形式很容易沉浸于其中的聲、像、色,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課堂調控能力,隨時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調控教學過程,不能被課件牽著鼻子走,從而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它將在新課改下為教師和學生創造出有意義、有價值、有創造、有想象、有娛樂的新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充分學習和高效學習。
作者:張瑋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鐵路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