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掌握小學生情況,靈活管理課堂
小學課堂管理,主要是對小學生進行管理。全面掌握小學生的情況,有利于靈活管理課堂,優化課堂管理。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更何況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他們有不同的社會背景、性格特征、喜好特長……小學教師接任一個班,就需要對自己的學生進行全面了解、掌握,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優點、長處、特長,這些都需要小學教師去開掘,并使其發揮最大效能。
2改變傳統評價方式,以評價優化課堂管理
小學生喜歡攀比,所以評價方式在小學生心中占據重要位置。傳統的成績評價,讓成績好的學生沾沾自喜,到處炫耀,從而對學習更有自信;成績差的學生礙于面子,干脆把試卷藏起來,認為自己學不好,無心向學,對學習失去信心。因此,應改變傳統的成績評價方式,使學生對學習重獲信心,以評價優化課堂管理。
3制定課堂規則,培養小學生的課堂自律能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學課堂管理離不開課堂規則。預防勝于補救,小學教師在學年的開始花一定的時間與小學生民主討論,共同制定出該學年的課堂規則,以便于順利進行課堂教學和減少課堂上的搗亂行為,提前給課堂管理打上預防針,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
4提高學習動機,利用興趣優化課堂管理
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優化小學課堂管理最根本的措施。興趣,可以理解為動機。長期存在于個體內的動機被稱作內在動機;從外面提供給個體的動機被稱作外在動機。小學生并不總是具有很高的學習動機,尤其是在課堂上。小學生提高學習動機,學習就變得快樂、有趣,這時就能很快接收大量新信息,便于課堂管理,提高教學成效。那么,優化教學設計需要什么理念?利用小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好奇心。小學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認識所教的小學生需要什么,他們的興趣是什么,能力怎樣,對什么比較好奇,并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如以什么形式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以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定義小學生容易理解?小學生喜歡玩什么游戲?可以設計些什么教學活動讓小學生輕松愉快地鞏固剛學到的知識?這些練習對于小學生是否適中,有沒有偏難或偏易?……小學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不斷推敲小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和好奇心。
5關注特殊學生,優化課堂管理
我們需要的不是精英教育,所以小學教師需照顧到全體小學生。優化小學課堂管理,需要全納教育,以生為本,讓每個層次的小學生都能主動地、積極地投入于課堂教學。從本質上講,全納教育指所有兒童,不論他們的背景、信仰和能力水平如何,都有權在滿足他們需要的環境中接受教育。作為小學教師,應該了解、理解和愛護每一個小學生。也許他們只是你眾多學生中的一個,卻是他們父母獨一無二的孩子。在學校,父母把孩子交托給小學教師,小學教師理應把每一個小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尤其需要關注特殊學生。
作者:陳麗云 單位: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