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一)高職教育快速發展催生學生管理問題
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式起步,到80年代末期,職業大學有126所,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最新高校名單統計,截至2011年7月6日,全國共有公辦高職高專院校1281所,民辦高職高專307所,成人高校354所,民辦成人高校2所。中國的高職教育起步晚、速度快,快了就不穩、不平衡,很多隱藏的問題容易被忽略,特別是學生管理問題。
(二)高職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因素增加文化建設難度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實際狀況不容樂觀,相當一部分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各種問題。新時期的高職學生,很多都是吃著肯德基、喝著可樂、穿著名牌、看著動漫長大的,他們接受西方文化的途徑和場合多了很多。他們在享受西方文化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國學傳統文化素養的關注與自我培養,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出現了道德淪陷、文化麻木和精神空虛的現象。
二、新時期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拐點時期,現在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校園活動為載體,增強校園文化影響力。目前各高職院校校園活動豐富多彩,但為活動而辦活動的現象卻時常出現,這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一股阻力。在新時期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要有強大的文化建設信念,多舉辦內涵豐富、風格高雅、形式新穎、影響力大的活動,吸引有理想、有追求、有想法的同學積極參加活動,通過高質量的活動,將校園文化做出品牌。在校園活動的開展中,高職院校要把“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融入到活動中,以增強校園活動的文化傳播功能。比如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開展緬懷活動、在文化節中開展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多開展以責任奉獻感恩為主題的新時代文化教育。通過多途徑的文化活動開展,同學們會在活動中鍛煉、成長、成才,進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讓文化的魅力在大學生心中不斷提升,校園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二)以學生參與為重點,營造全校共建校園文化的氛圍。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會忽視文化素養的培養,這樣會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道德淪陷、精神空虛的現象。我們要以積極健康、大氣高雅的活動引導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提高廣大同學的文化鑒賞能力,降低低俗文化對學生的不良影響,推進校園文化氣氛的良性發展。比如引導全部在校生通過校園網學習傳統國學知識,定期向班主任遞交學習心得,并將同學們受教育的時長作為學期綜合測評的道德評分指標。
(三)以課程教學為嵌入點,全面提高學生道德文化與專業文化水平。結合“兩課”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開展愛國主義和傳統道德文化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生暢所欲言的討論方式,讓大家不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比如針對各種時事熱點、難點和深層次問題,采取專題討論、辯論賽的形式激發同學們樹立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在專業課課堂上,專業老師要注重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文化素養一起培養,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同學們參觀學習、寒暑假社會調研、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競賽等活動,塑造出全面型人才。相信通過各類教育主題活動,同學們的文化欣賞水平和文化素養會“潤物細無聲”地提高。高職校園文化深深地熔鑄在高校的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軟實力。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綜合各類資源,創新各類方法將文化建設活動落實到實處、細處,力爭取得實效性發展。
作者:俞雪嬌 單位: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