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職教育企業化管理的重要性
其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在中職教育實施企業化管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企業文化及其作用,了解企業所需的人才類型,能夠使得企業化教育更加生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潛移默化的接受企業環境的熏陶,培養自身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等職業素質,以便更好的就業。其二,順應時發表展的需求。在中職教育加入企業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學校結合人才市場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和課程改革。目前我國人才市場急缺復合型實用性人才,然而中職學校的畢業生大多實踐能力較低,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造成人才市場緊缺和畢業人才過剩的矛盾。在中職教育中加入企業化管理,就能夠有效地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培養符合企業發展的人才。
二、中職教育企業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精品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校的靈魂,肩負著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教育育人等多重職責。中職教育加強企業化管理,就要改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提高教師的知識、綜合素質、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要明確中職教育的目標和特殊性,結合多元智能理論,對學生進行考評。其次,要加大對教師培訓的力度,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既有教師資格證和職業技能證,又有教師具有的素質、能力和技師的職業素質和能力。由于中職學校的“雙師型”教師較少,無法滿足現代中職教育發展的需求,學校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其一,要以實踐教學為基礎。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教師的培養,能夠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更好的教育學生,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二,對教師的培養要結合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教師的根本就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明確教師教學目的,“雙師型”教師主要承擔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任務,教師教學必需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其三,根據科技和生產發展的變化要求,培養“雙師型”教師。
中職學校可以安排教師到企業生產實踐中掛職鍛煉,掌握專業技術發展趨勢,對科技和生產發展的最新成果進行研究分析,增強實踐能力和專業指導能力。在培養方式上,要指派優秀教師指導并帶領教師,熟練掌握教學方式、內容等;給予優秀教師深造進修的機會;針對缺乏教學經驗的教師,送到基層單位進行鍛煉,積累經驗。學校要改變以往的招聘模式,積極向社會公開招聘高級技師,擔任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建立一支較穩定的師資隊伍。學校要建立完善的評價考核制度和激勵措施等,促進教師的發展。
2.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由于中職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發展的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來越大,校企合作辦學能夠有效地推動人才培養。校企合作要根據社會需求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合作計劃。人才市場是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市場,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企業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企業要有效的衡量中職教育的質量和方向。學校應根據企業的顯性需求,開發隱性需求。根據企業的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要做到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相結合,技能訓練和崗位需求緊密相連,專業設置和企業需求相結合。
3.樹立全新教育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隨著教育改革,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中職教育要改變觀念,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學生要熟練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精通專業的基本就業技能。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會用到計算機工作,在學校中就要加強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熟練計算機操作手法。大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會選擇文秘、客服等工作崗位,這就需要具備打字和文字處理的基本功,教師可以將打字練習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觀,加強練習基本功。以便更好的就業。
三、總結
中職教育要順應時發表展的需求,拓寬發展路徑,培養實用型人才。中職學校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以服務為宗旨,以技能為目標的辦學任務,以企業化管理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中職教育中加強企業化管理,就要樹立新型的教育觀念,建立全面素質型教師隊伍,加強校企合作辦學,完善中職教育體系。
作者:吳丹 單位:大連電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