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生物論文
一、采用分析法全面把握概念
分析法是概念教學中的常規方法,在新授課時尤為適用,可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把握概念。例如:在進行減數分裂內容的教學時,教材中對減數分裂概念的描述為:“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配子)時所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對該概念進行分析,此概念包含以下信息:(1)“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是進行減數分裂的主體,指明了什么樣的生物可進行減數分裂。(2)“產生成熟生殖細胞(配子)時”是減數分裂發生的時間。(3)“染色體數目減半”是減數分裂的結果。如此一來,教材中對減數分裂概念的描述便可以從主體、時間、結果三個方面去把握,既降低了學生記憶的難度,又為后面講授減數分裂的場所、過程及特點作好了鋪墊。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讓概念“動”起來
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常常感到很枯燥,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師不妨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以動畫等形式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生硬的表述生動起來。例如:在講授《基因的表達》時,轉錄和翻譯是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概念,原因是僅憑教材中的文字描述與插圖,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形成一系列的動態過程。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一段相關的動畫,生動連貫地展示在真核細胞中,細胞核內DNA分子先解旋,然后以其中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出mRNA分子,此過程為轉錄。隨后,mRNA從DNA分子上脫離下來,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作為翻譯過程的模板合成蛋白質,此過程為翻譯。這樣,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腦海中,轉錄和翻譯再也不是幾句生硬的表述,而是清晰生動的畫面,學生記憶將更加深刻,理解起來也變得容易多了。
三、采用比較法辨清概念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總會發現不少學生對于單個概念能基本掌握,但遇到多個相似概念時往往容易混淆,顯得比較迷茫。教師要及時對他們施以援手,采用比較法幫助他們辨清概念就是不錯的選擇,有利于學生弄清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例如:不少學生容易混淆種群密度與豐富度這兩個概念,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種群密度是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的個體數,而豐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請學生回憶種群和群落的概念和區別進而得出種群密度和豐富度的區別:種群密度是種群水平上研究的問題,可以反映種群中有多少個個體;豐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可以反映群落中有多少種生物。
四、利用概念圖做總結,強化概念之間的聯系
概念圖是以核心概念為中心,以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紐帶構建起的知識網絡。學會建構概念圖,有利于學生形成具有普遍聯系、體系嚴整的知識網,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新課程標準教材比較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因此幾乎在教材每一章的課后練習題中都有概念圖這一題型,這是新課程標準教材的一大亮點。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完全不必等到做習題時才去構建概念圖,而是可以將概念圖作為課堂小結來使用,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每一節課都完整有序,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整體把握。例如:在講完神經調節內容時,我們可以引領學生構建以神經調節這一核心概念為中心的概念圖。
五、科學設計習題,鞏固概念
利用習題檢測反饋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一方面可以鞏固概念教學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情況,有利于教師根據反饋結果反思并改進自己的教學。習題的設計非常重要,設計習題時要做到題題精選,要注重基礎,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要有合理的難度梯度,不可片面追求提高學生的能力。因為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基礎,沒有基礎的能力是不存在的。
六、總結
以上幾種方法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都有其優勢和合理性。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萬不可過于拘泥,生搬硬套,而是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各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力求在概念教學方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無止境,概念教學,路在前方,我們仍需不斷追求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全面實施好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
作者:許忠浩 單位:安徽省蚌埠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