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音樂論文
一、多途徑開發,互評自評
在音樂教學評價中,容易出現教師“一言堂”現象,這種獨裁式的評價,忽略了學生內心世界的變化,使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造成對音樂學科的厭倦,這是極為有害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讓學生互相評價,一方面從別人那里吸取好的經驗,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勇于表現自己、勇于展現自我的信心。同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一起進行音樂交流,如學生自辦音樂會等形式,營造各種活躍的氣氛,同學生一起交流、研討、評價、互動,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增加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可讓學生組成評委會進行互相評議,在熱烈的氣氛中,學生們能夠互相促進、互相分享,還可以采用自評、審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和音樂鑒賞力,讓學生獲得自信心的同時,更能夠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樂于在文藝之路上繼續攀登。值得一提的是,在班級中舉行音樂會也是一種有效的組合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藝技能,同時還能夠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進行最有效的綜合性多元評價組合,給學生的精神提供陶冶的機會。此時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起到內在的激勵作用,是一種有效的評價。
二、克服終結性評價,強化激勵性評價
音樂課堂教學評價中還有一個誤區,就是重視終結性評價,輕視過程性評價。而實際上,對于小學音樂來說,努力的過程才是素質提高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從關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加強對學生素質的提高,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的高度出發,盡量激勵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不同感悟,充分發揮自己的表現力,從而給出全新的評價。如在低年級教學中,針對一些對音樂存在抵觸心理的孩子,可以給他們一個輕聲的鼓勵或一個欣賞的微笑,通過不同的評價手段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顯然這樣的方式是不行的,此時要多注重對他們精神上的評價和鼓勵,如語言上的肯定和欣賞、贊揚,再如肢體上的表揚和贊美等。
如結合英語進行的節奏表揚,再如教師信任的眼神,贊賞的點頭等,都可以給學生帶來心靈的激勵。但對于那些等級較高,受到表揚較多的學生而言,則不需要太多,只要輕輕點頭即可,對于膽小的學生則要及時予以肯定,用類似“你很勇敢”“你值得老師信任”“我相信你可以的”等來增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作為教師,要從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發現優點,培養他們的音樂熱情,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在特定時間內進行一次自我成長小結,自我激勵,挖掘自身的創造力。
三、總結
音樂教學是以體驗為主,也是以學科為主,雖然有評價體系作為選拔和評判標準,但是評價不等于甄別,評價也不等于選拔,這是新課改理念對音樂評價提出的要求。新課標下的音樂評價理念,就是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音樂發展,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不僅單純注重學生一時的音樂成績,而要將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有機地結合起來,借此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公正全地面的自我認知,為未來學習好音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備。
作者:錢科 單位: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