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論文
一、教育管理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是學生在一定的道德信念為基礎和前提的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對于學生的發展以及道德觀念的形成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道德信念是學生內心深處深刻的認識、強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它們能夠支配學生的行為,成為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強大內動力,因此成為了德育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目標。我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經常組織學生背一些名言名句,通過一些名人奮斗的事件或是愛關主義故事來激勵學生的一腔熱血,并要求學生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以此來激勵自己前進和奮斗,促進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道德信念。實踐表明,通過一些名人、英雄等故事的引導,學生普遍樹立了自己學習的榜樣,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感,從而更加講道德、講誠信,將德育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我鍛煉、自我教育以及自我陶冶等方式來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覺悟,這是學生進行自我培養和自我控制的一種表現。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運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和最熱情的態度來管理和教育學生,讓學生能夠接受最民主、最友善、最自主的管理和學習模式。例如,班主任在平時一定要注重自己教育的表情和語氣,用最適宜的語速、語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給學生一種十分親近、十分和藹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
三、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加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學生終有一天將成為獨立的成年人,他們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為此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思想,確保學生能夠擁有足夠的自我發展空間,從而自主支配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活動的過程中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必要時還可實行包辦政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奮斗目標,這樣學生才會擁有自主管理的意識,進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智慧。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在自己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建立更高的理想和目標,并為學生制造充足的機會,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班主任一定要抓好社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社會上一些良莠不齊的思想逐漸透滲到校園之中,阻礙了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抓好社會大課堂,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擺正思想。如聘請社區民警每周進行一次法制講座,加大正面輿論宣傳;建立課外、校外活動實踐基地,讓學生親身實踐,用實踐活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健全學校教育設施,開辟廣闊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吸收優秀的精神食糧等。總之,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大膽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不被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所束縛,抓住德育教育的本質,真正找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領導和指導下形成高尚、健康的道德思想,建立自己正確的道德信念。
作者:楊洋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