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新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培養模式
1.1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和方向,調整課程體系,科學設置反映該專業領域的核心課程,重點突出和強化實習實訓教學環節,增設一些職業技術類專業的課程,對于具有實踐經驗的職業人士,還可以為他們開設一些職業型的課程。逐步建立起“能力主導型”的新課程體系。
1.2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
要從專業學位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出發,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并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內容。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可以采取事例(案例)研究、課堂討論、現場調查、研討會、模擬實驗、角色技能培訓等多樣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采用靈活的授課方式,尤其對于非全日制的專業碩士,可以充分考慮他們的時間,而采取晚上授課或者休息日授課;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盡可能多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構建一個良好的網絡教學和遠程教學授課環境,采用網絡教學或遠程教學方式為地域偏遠的學員傳授課程內容。
1.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理論與實踐層面的“雙導師”制度,突出理論教學能力與實踐知識、實踐技術和實踐指導經驗的密切結合。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與課程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吸收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在教師隊伍中,要求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或者來自企業、事業部門的實踐專家的比例應達到30%,對這部分實踐專家,可以采取聘任制等方式,并要求要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且應該不斷強化校外導師的指導工作。
1.4加強研究課題和專業技能訓練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尤其是參與一些企業合作或者是企事業單位委托的橫向科研項目,提高學生對實踐問題的研究、解決能力,加強學生進入企業的實習和考察,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
1.5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完善,比如可以與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黑龍江省林業廳以及一些農業企業或者林業企業進行合作,建立一批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培養工作站,對于全日制專業碩士可以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工作站進行實習。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還將建設一批校級研究生公共實驗課和學科專業實驗課。
1.6完善考核評價標準和方式
對于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考核及評價,不能向科學碩士那樣通過修滿所需學分和撰寫畢業論文進行考核。專業碩士的畢業考核并不一定要求撰寫畢業論文,還可以通過修滿所需學分和提交一份研究報告,并且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等形式。使其可以體現出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促進培養模式有效運行的建議
2.1加強與相關行業和企業的共建合作
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站,或者是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使相關行業或者企業參與到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管理中,并使他們成為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進行考核的一個主體。
2.2建立較完善的教學科研考核與評價機制
可以參考日本對專業研究生教育的評價做法,評價單位應是特定的非營利活動法人,應制定《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及管理的評價指標》,對教學內容與實踐環節進行重點評價,建立學校、企業、教育管理部門以及第三方評價主體參與的多元評價機制。對科研方面的考核重點評價指導教師是否具有實踐領域的科研項目,學生參與這些實踐項目的情況及效果等。也要制定完善的評價指標。
2.3不斷完善教育管理機構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學校研究生部應該成立專業碩士研究生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在招生、錄取、就業指導、學位管理、宏觀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學院將在此基礎上成立專業碩士研究生管理中心,配備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加強教學環節、實踐環節、畢業考核環節以及畢業成果質量等方面的管理。同時,學院應該建立反饋和監督機構,及時將培養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總結出的新做法等,反饋到學校專業碩士研究生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不斷改革調整,促進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健康發展。此外,還應不斷加強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材建設,力爭編寫出一套適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以及培養特點需求的特色教材,以促進教學體系的優化。
作者:蘇晉 曹娟娟 羅正公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