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創作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兒童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指導小學美術創作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寫出來以供參考。
一、命題范圍求寬
不管是命題創作、自由創作、還是其它形式的創作,教師都要啟發學生向不同方面、不同領域去思考.例如命題創作“水”,可從水的作用、水的現狀、水的今昔變化等方面去廣泛的想,廣泛的討論。教師可以讀一些有關水的文章,讓學生看一看有關水的報道、錄像等.使每個學生頭腦中儲存大量的形象素材,解決面對畫紙腦中無物的現象。
二、繪畫題材求新
學生通過討論、思考、觀察.頭腦中有了不少想表現的內容,這時選擇好題材是很重要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畫別人不曾畫過的、具廣漢市城雄一小王付云小學美木創作教學談。
小教教學學育研究有現實意義的,給人以啟迪的題材。例如“水”這個題材,有同學打算畫一條奧水溝,溝里草枯了、溝邊樹死了、溝上蚊蠅亂飛;有同學則想畫清溪、綠地、魚游、蝶飛;有的想畫黃河斷流時,兩岸百姓那渴求的面容……。這些題材都是有代表性且積極向上的,很有新意。
三、藝術構思求妙
構思溶于美術創作的全過程,這里主要指如何啟發學生用美的形式去提示主題,如何選擇適當的情節.選擇適當的人物、背景、以及畫面氛圍。例如有個學生構思了這樣一個畫面:一個農民低垂著頭,在泥石流經過的地方收割殘存的稻谷,背景是荒涼的山脊,那憂傷的面容讓人難忘;也有學生畫潑水節的歡樂。不同的感受有著不同的構思,給人以不同的思索,當然也提示了積極而鮮明的主題.
四、畫面構圈求巧
就是要把學生構思好的情節,運用點、線、面等繪畫要素,巧妙而形象地表現出來,做到主體鮮明,反映主題。如前面有位同學表現水退沙進的情景,他是這樣安排的:前景,一段河道橫于畫面,開裂的河底躺著一些動物的白骨;中景是斜立、倒下的胡楊;遠景是茫茫的黃沙,沒有一點生機。這些物象的選擇和畫面的安排都緊扣著構思而來的,有利于主題的提示。當然教師在教學中適當的引導與啟發是不可少的,鼓勵積極的、寓意深刻的,克服消極的、空泛無物的構圖很有必要。
五、表現手法求變
有了好題材,好的構思和構圖,接下來就是采取何種方法去畫,運用什么工具去表現了。教師不可作硬性的規定,水粉、水彩、彩水筆、油畫棒,單獨用、綜合用都行,可任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盡情的發揮。那最終結果將會豐富而精彩。
六、習作題目求趣
畫完了當然應取一個有趣而令人回味的畫題.例如一位二年級學生畫了一只啄木鳥正在地上啄坑,旁邊放著一棵小樹苗,背景是一望無際的遠山。再看畫題《我要在這里安個家》,有趣而有味,鳥的向往就是人的追求。還有一位小朋友畫了一頭大象,背上站著一只螞蟻,取名《捉迷藏》。其趣味性不言而喻.看兒童的作品.雖然畫面顯得稚拙,甚至好笑,但它一般具有很濃的生活情趣.休現著一種成人難以表達的率真和童趣。有的放矢的從多方面啟發兒童的創作激情.將會使我們的藝術小花開得更鮮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