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通信技術
一、現代社會離不開通信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很快,信息產業己成為國民經濟第一支柱產業。一個以數字化、網絡化、高速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為特征的信息技術革命和信息產業改革已經在全世界興起,這將對未來社會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對信息技術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歌求。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的制造業基地,其中信息技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區域經濟的發展,為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特別是通信技術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發展空間。這也給通信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會背景。
以通信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它技術含量高、投入產出比大、附加值高、滲透性強、覆蓋面廣,我國PSTN固定電話用戶近2億,移動電話用戶己超過1.5億,數據通信正在蓬勃發展。
通信行業的發展既為該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機,也對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本地區的電信局、中國聯通公司、中國移動通信公司以及各設備生產廠家的調研表明:通信行業中,技術型專業人員嚴重不足,且大部分存在技術跟不上,管理水平不夠高的現象,不能適應現代通信的發展要求,通信服務與制造業對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為了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通信技術專業。
二、通信技術專業的特點
l、知識結構
通信技術專業的畢業生應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專業理論,掌握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從事交換、移動、光纖、數據等通信設備的維護、管理及一般工程設計、施工、開通、測試、運行的初步工作能力,具有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的基本知識,具有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2、職業能力
通信技術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職業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較強的開拓精神;掌握通信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相應通信設備、相關終端產品的安裝維護、測試、運行、維修、管理和銷售服務的能力:具有處理通信產品、設備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問題,保證產品質量的業務素質,具有技術革新能力;具有通信系統與機房設備、通信網絡的安裝、調試及系統配置、維護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質與語言表達能力;能翻譯與查閱外文專業資料,具有計算機操作及借助網絡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3、就業方向
通信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通信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通信設備和通信網絡的安裝、管理、使用、維護及簡單電子產品開發和簡單系統工程安裝等工作。該專業的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崗位主要有:通信終端設備及程控交換設備的生產、檢測與維修;通信網絡工程規劃、設計、安裝、調試與維護;現代電子電器的生產、工藝、技術及管理;通信電子測試儀器、儀表的使用、維護;較復雜電子通信設備及系統的操作、管理與維護;通信系統終端產品和設備的銷售、維修與服務。
三、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
根據國家對高職院校的改革要求,高職院校學制要縮短,這勢必要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根據信息產業的特點,提出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特色,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辦學理念,明確了“針對市場設專業,針對企業定課程,針對崗位練技能”的人才培養思路,近年來我院電子信息工程系對通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大膽改革,逐步調整課程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基礎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技術》、《計算機仿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刪除了理論性比較強、實用性不多的《信號與系統》課程,將((低頻電路》和《高頻電路》合并為《模擬電路》課程,加強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增加了《計算機仿真基礎》課程,加強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特別是應用軟件能力的培養。
2、專業核心課程:《EDA技術》、《PROTEL》、《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通信系統》、《手機原理與維修》、《電話機原理與維修》、《專業英語》。調整了《光纖通信》和《現代交換原理》課程,將有關內容合并到《現代通信系統》課程內實施,加強了移動終端設備方面的課程,以現代通信終端產品一手機為載體,將原《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改為《手機原理與維修》,使通信技術專業有一個實際產品為依托,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將《電話機原理與維修》課程和通信終端設備考工相結合,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確保學生取得通信終端設備中級維修工證書。
3、專業拓展課程:((t卜算機通信》、《計算機網絡基礎》、《多媒體技術》、《電子產品檢驗技術》。這部分課程根據學生上崗實習和就業情況進行安排教學。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行業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為此,必須要及時跟蹤IT應用技術的發展和市場、行業的需求,不斷地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計劃、修訂專業課程的設置,以便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的同步。
四、通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
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是高職院校通信技術專業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職院校通信技術專業是培育通信產品調試、設計、維護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當前的畢業生,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人才市場。現在的用人單位與計劃經濟時代有較大變化,以前的用人單位,在學生進來以后,一般都有一個培訓試用的過程,而現在的用人單位特別強調經濟效益,他們都有不養閑人的觀念,所以這就要求學生一到新的單位就能上崗工作,這個難度是很大的?,F在電子類、通信類企業很多,學生到單位后首先要在某一工作崗位上進行實際工作(一般是一線操作工),實現第一次“上崗”。因此,高職畢業生為適應這一就業形勢,就必須具備所要求的實際操作技能。從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計劃來看,應使學生具有這種第一次上崗的能力。我們應該根據他們的工作需要,培養學生最基本的技能,使他們第一次“上崗”時,能夠有能力勝任工作,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課程的實驗和實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掌握電子產品裝焊、維修等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