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教育論文
教師事先安排的問題中涵蓋著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通過以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學生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遠比教師直接在英語課堂中直接地教授知識能夠讓學生掌握得更多[2]。學生思考出來的答案就是教師要求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主動思考出來的答案能在學生腦海里的印象更深,可能課堂上短短幾十分鐘學習到的知識可以成為長久的記憶。由此可見,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學,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去思考,主動去學習。教師通過探究式教學策略在教學課堂上的開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地位,主動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一、游戲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在處于愛玩的階段,教師充分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點,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開展游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玩記單詞的小游戲,在規定的時間里,看哪一個學生能夠記憶最多的英語單詞,并且教師給記憶單詞最多的學生以鼓勵[3]。教師通過在英語課堂上,展開游戲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愛玩的天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英語知識,能夠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水平。
因此,游戲教學的方式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游戲的場所,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就將需要掌握的英語知識掌握住了,游戲教學法的理念就是發揮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愉悅地學習,從而更有利于對知識的掌握。
二、合作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合作式教學方法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謂的合作式教學就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在課堂上交代下去的任務,讓學生一起探討合作的完成[4]。此種教學方法之所以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因為,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自由地談論,自主地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完全處于一個旁觀者的地位,在旁邊觀察學生,或者解決學生在討論的時候遇到的困難,而主要的任務需要學生自主合作去完成。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過程,在大家一起的探討下、交流下,將教師交給學生的任務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一個組織的作用,學生在自主學習、自由討論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合作的方式將教學交代給的任務完成,進而促進了對課堂知識的掌握。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探討,從而了解到,要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上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游戲式教學和合作式教學,通過以上三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充分地提高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不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的發展進步[5]。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還有很多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在英語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定位,通過教師之間的不斷交流與學習,相信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學生一定能夠尋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學習方法。
作者:袁能偉 單位:張家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