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新時期高校教師的人生價值觀發生了深刻變化,本文通過對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的調查研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特征及背景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分析;思考
前言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2009年,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29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24%,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型,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利益結構、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以及心理狀態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人生價值觀受到巨大沖擊。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最具活力和最主要的教師群體, 其人生價值觀將直接影響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并對全社會的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研究當前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的現狀及特征,對于提高高校教學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具有積極意義。
人生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評價人生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屬性時所持有的根本觀點和看法。其具體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觀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價值觀是人在個人發展過程中的價值取向。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個人乃至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
國內許多學者曾對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進行過調查和研究,如1998年濟南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的陳爽曾對本校74名青年教師的人生價值觀進行了調查研究②;2000年江蘇理工大學的王瑛等人曾對全國30余所高校的160位青年教師進行了價值觀的調查研究③;2005年徐文杰對浙江省10所高職院校150名青年教師的人生價值觀進行了調查研究④。學者們主要從人生觀、道德觀、利益觀、職業觀和生活觀等方面對人生價值觀進行分析和闡述,其研究方法和結論對本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國內大部分學者對于人生價值觀的研究要么只是對人生觀進行研究,要么只是對價值觀進行探討,要么籠統的把二者混淆在一起進行闡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從人生價值觀的兩個方面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和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現狀調查
高校擴招不僅帶來了學生規模的快速增長,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數量也大幅提升,青年教師已成為高校教師隊伍的主力軍。本文以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師為例進行調查研究,截止2007年底,湖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18.8%,共有在校學生99.7萬,有專任教師6萬余人,其中女教師2.6萬人占43%,40歲以下青年教師3.9萬人占65%⑤。從以上可以看出,湖南省正處于高等教育大眾化初級階段,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現狀基本能反映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人生價值觀現狀。本文主要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湖南省10所高校(其中重點大學2所,本科學院4所,高職院校4所)青年教師進行隨機調查。其中發放樣本180份,收回有效樣本164份,回收率達91.1 %。
(一)樣本數據分析
我們對調查對象的基本數據進行統計后得出樣本的基本情況是:164份答卷中,男教師占53% ,女教師占47%;教育程度中本科占18% ,碩士占69%,博士占13%;政治面貌中黨員占75%,民主黨派占12%,其他占23%;職稱結構中初級職稱占52% ,中級職稱占37% ,高級職稱占11%。專業方面文科類占46%,理工科類占54%。從以上情況可知,樣本情況基本能反映目前高校青年教師的現狀。
(二)詳細樣本數據分析
1. 對人生觀的調查
(1)人生觀的主要指標分析
人生觀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在對青年教師人生態度的調查中,當問到“你覺得人活著有意義有價值嗎?”時,回答有的占78.5%,沒有的占9.1%,不好說的占12.4%。在對青年教師人生現狀的調查中,選取了以下指標:積極、消極、樂觀、悲觀、幸福、平淡、科學、厭世進行探討。當問到“你認為你現在的人生是怎樣的?”(多項選擇)時,結果經過SPSS 軟件統計依次為: 積極83.6%、樂觀77.2%、幸福61.1%、科學26.3 %、平淡26.5%、消極16.2 %、悲觀9.4%、厭世4%。在對青年教師人生定位和取向的調查中,當問到“你的人生定位和追求是什么?”(多項選擇)時,61.3%選擇衣食豐裕、享受生活,35.6%選擇實現個人價值,功成名就,26.1%選擇平平淡淡、與世無爭,25.3%選擇培養優秀人才,為社會做貢獻。在調查中同時發現,大部分青年教師選擇了兩個以上的選項,說明當代青年教師人生觀趨向多元化。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當代高校青年教師人生觀的主流是積極的、樂觀的,但也有個別教師存在悲觀、消極、厭世的人生取向。
(2)人生觀的詳細指標分析
人生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國內學者主要從道德觀、利益觀、職業觀和生活觀等方面對高校青年教師的人生觀進行考察,對于人生觀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為了使研究成果更豐富、更能全面反映當代高校青年教師人生觀現狀,本文選取了幸福觀、金錢觀、名利觀、榮辱觀、社會觀進行研究。
一是關于幸福觀
幸福是指人們在實踐中,由于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感到精神上的滿足。資產階級幸福觀認為物質享受與個人私欲的滿足是衡量幸??鞓返某叨取qR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幸福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調查中,當問到“您認為現在幸福嗎”,18.1%感覺很幸福,43.5%感覺還行,29.3%感覺不幸福,9.2%表示沒什么感覺。當問到“您認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時,絕大部分認為幸福是家庭和睦,事業成功,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愉快;一部分認為幸福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上課、讀書、搞科研、運動、旅游等;一部分認為幸福是個人利益得到滿足、個人價值得到實現;個別認為幸福是在于奉獻,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是最大的幸福。從以上可以看出,當代高校青年教師追求幸福的人生,大部分對幸福有比較正確的看法,小部分受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片面追求個人滿足的幸福。同時,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的幸福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