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公共管理
摘 要: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學籍異動情況日益增多,不良異動的管理尤顯突出。本文探討了不良異動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學籍不良異動管理的五步管理法。
關鍵詞:學籍管理;異動管理;動態管理
學籍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貫穿于高校教學運行和教學管理整個環節,對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推動高校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籍管理中,我們通常把轉專業、休學、復學、退學、轉學、專升本、提前畢業、延長學制、學業警誡、國際交流、參軍保留學籍等等稱作學籍異動。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學籍異動情況日益增多,而學籍的不良異動情況也日益復雜,給學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課題。
學籍不良異動是指學生在校期間因違反學籍管理相關規定而受到休學、退學、預警、延長學制、違紀處分等處罰,導致影響學業正常完成的變動。學籍不良異動給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有時候其影響程度并不亞于一次新的高考和挑戰。近些年,因學籍不良異動而狀告母校的案子不在少數,不管結果誰輸誰贏,結論孰對孰錯,都違背了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初衷,令人感到痛心和遺憾。所以加強對學籍異動生的管理,尤其是加強對不良異動生的管理,是一件于生于校于社會都互贏互利的積極舉措。
一、目前學籍不良異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有預警,但化解預警缺乏合力。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就提出,高等教育機構越來越需要有預見性的管理模式:面對日益急遽變動的世界,需要對各項任務進行有預見性的管理。此后,高校在管理中逐漸加強了對工作的預見性管理。高校的學籍管理也不斷地得以修改和完善,增強了人本關懷,增加了學業預警等系列內容。如日常學習預警、考勤預警、選課預警、考試資格預警、成績預警、畢業管理環節預警等等。預警機制加強了過程管理,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服務,較好地為學生提供信息支持,及時地促使學生糾正偏差,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但是,進行預警之后,化解預警危機的力量不夠充分。調查表明,預警的送達主要有三種形式:有的是口頭通知學生;有的是書面送達給學生;有的預警是顯示在學生的教務管理web平臺里。預警信號發出主要來自三方面:任課教師、輔導員、教務管理人員。由于預警內容的多樣性,預警者的不同歸口,學生接受預警的不同方式,使得預警信息略顯分散,各方教育力量——教師、輔導員、教務員、班主任、家長——缺乏分工協作,沒能迅速有效地形成合力,從而化解預警,達到預警的目的。
2、有程序,但缺少人本關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推進,高校學籍管理的法制化成為發展的新趨勢。近些年來,高校都不斷推進學籍管理規定的法制化進程,使之既合理又合法。學籍管理規定中都明確了規定了學籍不良異動的處理程序,并設置了相應的申訴委員會,以確保學生在權益受到損害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制度保證了學籍不良異動處理的公平公正,增強了開放性和透明度,使管理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在按章處理過程中,面對既定處理事實,有的管理人員經常采取公事公辦的態度,缺少人本關懷。“管理并不等于安排、布置,并不等于做出規定,發出指令;管理還包括尊重、關懷、交往,還有對情感、態度、理念的注重。”(1)但在處理過程中,管理者較注重處理流程的規范化合法化,缺少對個體情感、態度變化的關注;較注重對事實本身的處理,缺少對事實發生原因的查找分析和糾偏;較注重對處理事實的告知,缺少對個體后續性學習、生活等建設性的指導。
3、有懲處,但缺乏持續跟蹤。
學籍不良異動都是發生在違反學籍管理相關規定之后的變動,都具有懲處性。懲處的結果與其違反的條例掛鉤。比如學籍管理規定,“學生平均學分績點須達到2.0(含),否則不能授予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學滿三年獲得學分少于130學分者,必須在規定的兩周時間內辦理申請延長學習年限;在規定時間內不提出申請的,視為放棄學籍,應予以退學”。“未請假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的,應予退學”。學校在勒令其退學、休學、延長學制、行政處分等處理時,都明確了其懲處的特性。學生若對學校作出處理決定有異議時,可以提出申訴。申訴委員會會及時地進行事實調查,協調矛盾,作出處理結論。但是,懲處和事實成立后,高校管理者對這些學生缺乏后續的跟蹤管理。因為懲處只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標,只有對被懲處的學生實行動態的、有計劃的監控管理,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達到懲處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二、五步管理法:構建學籍不良異動的動態管理
1、篩:排查學籍有不良異動傾向的學生
學籍不良異動的管理是從預警管理開始的。預警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醒、糾偏和規范,防范于未然。進入預警的學生就必須給以重點關注。由于預警內容較多,預警人員主要為輔導員、任課教師、教務員,所以篩檢過程中應該注意兩點:第一,分工明確,首問負責。輔導員、任課教師、教務員三者中,要相互明確各自職守,負責信息收集和統計。第二,渠道暢通,歸口統一。預警信息的收集有連續性、長期性、復雜性的特點,需要多層次、多渠道、多時段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所以要保證收集渠道的暢通。確定后的預警名單要歸到一個管理口子。教務員主管學籍管理,熟悉管理條例,可以負責篩選名單的匯總。
2、建:創建個性化的學籍管理檔案
根據篩選名單,創建個性化的學籍管理檔案。建檔的學生一般分兩類:一是篩查出來的學籍有不良異動傾向的學生;二是學籍已經形成不良異動的學生。建檔內容應該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疑似問題、存在問題、問題首問負責人、問題談話記錄、問題應對方案及落實情況記錄等等。個性信息庫的建立,有助于管理的有序性和針對性,即使管理人員有變更,也能將工作繼續下去。建檔之后,還應不定期對檔案進行更新、分析、總結與評價,對新問題進行跟蹤查訪,追蹤研究,記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