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如何使游戲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呢?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在此談點自己的體會,希望與同行共勉。
一、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的角色
游戲教學首先要由教師事先以教學內容為素材設計,然后引導學生有序的開展。游戲教學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教師要了解學生特點,掌握設計技能。
1.游戲的開展應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密切相關。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其它教學要求,圍繞教學目的來設計游戲。這樣游戲的目的十分明確,不是為做游戲而做游戲。如在學習食物名稱時,同時應用優美的歌曲“Doyouknowthedonutman?”,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單詞,同時,優美的音樂愉悅了身心,大腦皮層的興奮區得到了調整。這種方法,比那種單純的拼讀效果好得多。
2.游戲的開展應有一定啟發性。開展游戲既是為了學習、鞏固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應在游戲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造性、挑戰性的游戲。如看圖猜物就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游戲。在黑板上畫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學生猜。T:What'sthisinEnglish?學生有的把圓形猜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面鐘等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書、一張照片、一幅地圖、一扇窗子等等。
3.游戲的開展應多樣化。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戲玩過幾次就沒有新鮮感了,不可能玩很長時間。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不斷地設計新鮮游戲,不斷地翻新游戲的做法,以適應教學的要求。
4.游戲的開展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靈活性是指在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度地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要注意課堂氣氛和課堂節奏的調整和把握,靈活處理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與游戲的關系。游戲要服從教學要求,圍繞教學內容開展游戲活動。靈活處理教學模式中的六個環節,并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二、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時機與作用
游戲活動大都是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按順序預先設計好的,根據教師的教學要求來選擇時機,以確定放在一節課的哪個環節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1.課前運用,鼓舞學生熱情。運用集體游戲,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去,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為一堂課的正式進行作好全員準備。例如:每堂課開始,唱歌或自由問答結束后,我都開展猜詞游戲。課前準備一個布袋,里面裝一些物品,游戲開始后,讓學生從外面摸一下布袋里的物品,然后抖動抖動,學生開始猜,這時候學生的興趣相當濃厚,每個同學都想猜一猜,就連那些學困生也高高的舉起了手。這種引入新課的方法不僅復習了大量的詞匯,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同時由于學生急于想知道袋子里究竟是什么,都在猜,都在動腦、動口,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這個游戲學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課堂上來。既促進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又為后面的新知教學提供了保障。
2.課中運用,促進新知吸收。游戲教學有助于把教學過程與學生在游戲中的情感體驗結合在一起,教學任務和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活動表現出來,就為他們吸收新知識,發揮特長和潛在表現力提供了條件。教師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密切配合的游戲能幫助學生學習各種單調的內容如學單詞、句型、語音等。游戲教學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重點和難點。如學習語法一般將來時時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戲來鞏固begoingtodosomething這個語法項目:
1)教師拿起粉筆,說:“Iamgoingtodrawsomething.Butwhat?Canyouguess?”
提示讓學生使用句型“Youaregoingtodraw...”。
2)教師每次畫一兩筆,讓學生繼續猜:“Youaregoingtodraw...”,直到他們猜對為止。這個游戲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去使用語言,讓他們在玩樂中無意識地訓練了所學的語法。
3.課后運用,樂學不倦。一堂結構合理的課有新課的導入、新知的傳授、實踐練習、鞏固運用幾個主要環節。鞏固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個階段也是學生最易感到疲勞的時間。心理學表明,臨下課前5分鐘左右學生較易疲勞,注意力分散。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競賽類游戲,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身心疲勞,也可以在歡聲笑語中結束這節課,使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樂學而不倦。
例如:可用“傳話筒”游戲復習鞏固本課所學內容。具體做法是,根據座位教師分別發給每一組最后一排的學生一張寫有本課重點句型的紙,在教師說“開始”后,最后一排的學生即用耳語將紙上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位學生再把聽到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樣依次進行下去。最后一排的學生把所傳的話寫到黑板上或說出來,傳得最快,最準確的組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