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人力資源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目前,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計算機網絡技能型人才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技能型的計算機網絡人才不相適應。
(2)計算機網絡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方案需要探索,特別是網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內容、形式等問題需要研究,學生實際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3)現有的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制約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無法滿足社會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此,建立新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已成為高職高專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現以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探討其技能型人才培養方向、課程體系結構、實訓實踐、教師隊伍及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1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工作崗位
以“地方性”和社會需求為主線,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因校制宜,注重自身特色的發揮[3],合理定位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形成既有特色又能適應市場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應明確。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1級培養目標為:培養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計算機網絡硬件組網與調試、網絡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絡編程能力,從事計算機網絡操作管理與維護、計算機網絡軟件編制、網絡軟件與硬件產品的銷售與服務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網絡工程師、網絡管理員、網站開發三個工作崗位。
2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加強職業能力培養
根據市場需求,加強職業能力培養,著重培養學生對網絡技術的理解、設計、操作、應用及創新能力,突出職業能力在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核心地。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根據職業能力來劃分知識模塊,再根據知識模塊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將這個課程體系劃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必修課)、專業核心課程(必修課)、專業技能實踐課程(必修課)、專業拓展課程(選修課)。課程設置遵循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先基礎后提高的原則進行,使課程間具有連貫性和遞進關系[4]。對于專業基礎課程只需學生掌握必須、夠用的知識點即可,如《計算機應用基礎》、《程序設計》、《計算機硬件組成與維護》等。對專業核心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理解、設計、操作、應用及創新,例如《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綜合配置》、《動態網頁制作》、《網絡安全與管理技術》等。對專業技能實踐課程則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如《思科課程》《綜合布線》、《動態網頁實訓》等。專業拓展課程用于拓寬專業知識面,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的開課,如《無線網絡》、《Linux操作系統》等。
在設置課程教學內容時,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注重課程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培訓(認證考試)有機結合,設置和崗位或職業核心能力的相關的專業技術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認證服務的課程[4],如《思科課程》(思科網絡工程師認證)、《網絡相關資格認證考試》課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網絡工程師)。相關的專業技術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認證服務的課程約占整個教學計劃的30%以上,真正實現“雙證書”教學,實現專業課程與職業標準對接,提高了學生的就業和擇業的競爭力。
在實際教學的當中,把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體系和專業技能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遴選、編排,使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體系和專業技能實踐課程教學體系相輔相成。
3完善實訓、實踐環境,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
不斷完善的實訓、實踐環境,為實訓、實踐課程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保證,提高學生實際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擁有思科網絡實驗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計算機組網實驗室、網絡綜合配置實驗室各一個,借助這些實驗室和依托校園網絡中心,能很好的完成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訓、實踐課程的教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通過實訓、實踐課程的學習,能重點掌握從事網絡專業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夠較快的適應崗位所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課時約占整個教學計劃課時的55%,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訓、實踐的課時,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中掌握從事網絡工程師、網絡管理員、網站開發三個工作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實習是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對前期教學工作的補充、檢驗和完善。通過校企合作,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通過在實習基地的實習,使學生畢業離開學校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有校外實習基地(校企合作單位)多個,每年都能接受一定的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學生的實踐機會和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更適應市場需求。
4注重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師資水平
一個優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師應該具備高校教師資格、網絡工程師的素質、創新精神和很強的學習能力,即一名高職教師既應有授課能力、專業實踐能力,也應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很快學習新任務的能力[5]。近幾年來,學校選派多名教師參加思科公司的專業培訓,組建思科網絡學院;選派教師參加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站開發等培訓;鼓勵教師在職提高學位;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使用企業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通過一系列措施,使人才培養緊跟產業發展,學生技能符合職業崗位要求。目前,柳州師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擁有高級職稱教師4名,雙師型教師多名,其中具有碩士學位教師達專任教師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