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初中英語教材《GoForIt》八年級(下)版在每單元的閱讀材料的深度和廣度上較上一冊有明顯的變化,但筆者運用整體性閱讀教學,使學生逐步提高了英語閱讀能力。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為了培養創造性思維,不僅學生要把學習情景看作一個整體呈現出來,而且教師也應把學習情景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給學生。一篇課文是語言和思想連貫的一個整體,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結構,因此,在課文教學時,理應采用整體教學法。整體教學中的“整體”是指在教學中把語篇看作是情景、思想和結構的一個整體,而不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并讓學生記憶一些零碎的“詞句”,缺乏整體性。整體教學強調語言信息的整體輸入,即:重怎么學而非怎么教,并以主題為中心,用主題、主線和結構互動的觀點與方法來組織語言信息輸入,變教學過程為完整的系統結構認知過程,便于學生形成完整知識系統,從而系統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篇章結構,以使整個教學過程系統、完整、和諧,從而十分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整體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主動、有效、持久地思考性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教師在課堂上填充式地直接講解,或讓學生被動地重復課文中或教師講解中提出的信息。
學生的讀、聽、寫、說、譯技能和策略是在整體讀、聽、寫、說、譯語境中悟出來的;另外,讀、聽、寫、說、譯能力的培養必須滲透到整個課程計劃中,這就是整體教學的實質。
我喜歡旅游,而且每次的外出旅游都有不同的心得體會,印象也十分深刻。有了生活的體驗,當教到HaveyoueverbeentoSingapore?這篇課文時,利用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效果特別好。我先出示有關新加坡的幾幅風光照片,讓學生自由地談論新加坡吸引他們的地方及他們想了解的信息,學生都沒去過新加坡,但他們曾經去過其他地方,有一定的旅游經驗,大多數的問題涉及天氣、食物、景致、風土人情等等。通過學生課前的整體思考,讓學生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學生從文章中找到了部分答案,通過分享,學生更有興趣去了解其他課文中的其他信息。
此時,趁熱打鐵讓學生快讀第二遍,課文的大致信息學生已不需要老師的講解,就一目了然。學生自己總結:本篇文章從四方面介紹新加坡:language,food,zoo,climate。緊接著讓學生復述課文,難度在整體理解之下變得簡單。
整體教學的過程是:整體—分散—再整體—運用,也就是信息的輸入與輸出,而信息的輸入與輸出都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語言是人類思想的載體,整體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意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語篇結構分析。英語教學是一個信息轉換的過程,是教師指導學生接收、分析處理、保存、運用英語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輸入—轉換—輸出的過程,事實上教學的每一步都是信息的輸入—轉換—輸出,但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結構和秩序及整體性。在閱讀整體教學時,先幫助學生對全文的結構形成一個主框架,然后層層深入,對各段落進行分析和歸納,形成若干個點,來充實主框架,最后組成一個完整的提綱。在形成課文的主框架后,開始對局部進行細節性的歸納。細節性的歸納,即歸納每段課文的段義,或將小段落并成幾個層次進行歸納,使之形成若干個小點,來充實課文的主框架。待各部分的小點都歸納好,就可以形成一個充實飽滿的提綱,而且各個段落層次以及各部分的主題條理清楚,一目了然。掌握了提綱,就基本抓住了全文。通過長期訓練,有助于學生養成整體閱讀文章的習慣,學會從總體上把握文章,抓主題,在腦中形成文章的總框架;有助于學生正確地剖析文章,由表及里,層層深入,連點成線,從而揭示主題,深化理解文章;有助于增強學生閱讀文章時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恰如其分地處理好文章內容的主次關系,把氣力花在刀刃上,從而提高閱讀速度;有助于啟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概括能力;有助于學生記憶、背誦和復述文章,而背誦和復述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種訓練方式。
通過整體性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實踐,體會到整體性教學促進了教學觀念的更新。整體教學使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學會主動學習,有利于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整體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整體教學遵循了教學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規律,使學生成為英語課堂活動的主體。整體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需求、目的、興趣、能力、學習風格和策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主動發現、探究和學習。教師的功能則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和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整體教學也強調語言學習和能力培養同步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信心和興趣都大大加強,進而希望在更多的實踐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潛能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