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具有豐富中學生的知識面,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作用,是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美育課程,它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美術鑒賞課雖是選修課,但它是非考試學科,學生往往從心底里不重視,認為是副科,學習態度就不端正。課前無論教師做過多么精心的準備,課堂上總會有不和諧的事情發生,需要老師去設法應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馬卡連柯語),就此,我從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應急的藝術
1.友情提醒術
當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指名學生回答時,常會出現學生答非所問,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情況。被指名的學生肯定沒認真聽課,思想開小差,這時我不是立刻批評學生,而是說:“誰來告訴這個同學,我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有好多同學會小聲告訴他。接下來我會說:“請你把老師的問題復述一遍。”當學生復述后,我會說:“請你回答。”
學生正確回答后,我表示認可,然后示意坐下。在同學的友情提醒下,被指名的學生回答了問題,既保住了面子,也掌握了知識。友情提醒術保持了師生關系的和諧。
2.因勢利導術
有很多同學在課堂上沒有形成舉手發言的好習慣,卻有隨意發言的壞習慣,不過有的隨意言論很新穎。這時我就會發問:“有的同學觀點很獨到,很新穎,為什么不站起來大膽地面對大家表達呢?”當有一個同學做出表率后,接下來便是大家爭相舉手發言。
3.肢體暗示術
在課堂上,越是文化成績好的班級,越會有學生偷偷做其他學科作業。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會邊講課邊走近寫作業的學生面前,或敲擊一下課桌,或投去一雙專注的眼光,學生就會停止作業,有的學生會顯得不好意思,臉紅或是低下頭。肢體暗示術是一種善意的阻止。
4.幽默化解術
繁重的文化課學習,過多的作業壓力,沒有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有的同學學得很苦,加上睡眠不足,顯得很勞累。他們往往選擇這些非考試科目的課堂偷偷地睡覺。在一堂課上,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把教材打開,遮擋住頭部,像是在看書,其實是睡著了。我讓同學把他叫醒,然后讓他站起來,我說:“困啊,一看,就知道你是‘特困生?,藝術的美竟然感動不了你。”聽了我這一幽默的話,同學們都笑了,我又說:“陶醉于藝術的美,一定會消除疲勞,坐下”。幽默的語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起到了批評教育的作用。
二、結課藝術古人寫文章講究設計一個堅強有力,發人深思的結尾,形象地稱作“豹尾”。高中美術鑒賞課是藝術課,藝術教學應該重視課堂教學結尾的設計,如同文章的“豹尾”,好的結課會成為整堂課的“點睛之筆”。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狀態的需要,筆者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如下結課藝術。
1.知識競答式結課
在課結束之前,預留幾分鐘的時間,老師把一節課的知識點設計成搶答題,學生競答。知識競答式結課,學生及時鞏固了知識,使課堂氣氛在結課前掀起一個小高潮。
2.賞析短文式結課
教材中甄選的作品,是美術史上的經典。當學生掌握了美術作品的鑒賞方式后,為了培養學生以審美的眼光獨立評價美術作品,我常常采用賞析短文式結課。就是要求學生運用一定的鑒賞方式對一幅經典作品寫2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發現好的,及時鼓勵,面向全部朗讀。這樣做意義有二: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豐富對美術作品的認識,提高鑒賞能力。
3.視頻資料式結課
老師在平時搜集大量有關美術家事跡、美術作品鑒賞的視頻資料,可以說視頻資料是集音樂、朗誦、畫面、故事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根據教學內容,采用視頻資料式結課,學生最感興趣,因為他們會在愉快中鞏固和汲取知識。
4.觀點辯論式結課
教材中有一個小版塊“思考與交流”,筆者常以“思考與交流”采用觀點辯論式結課。就是把全班同學分成A,B兩組,A組正方,根據“思考與交流”提出觀點。B組為反方,然后進行辯論。觀點辯論式結課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集體協作的精神。是學生最樂于參與的結課方式。
5.語言激勵式結課
教師在結課前,設計一段充滿激情的結語,對學生進行激勵,或是喚起學生求知的熱情。例如: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鑒賞》教科書中《原始人的創造》一課,筆者設計的結語是,原始人是勤勞的,他們為后世留下大量的藝術作品;原始人是智慧的,作品中有他們的審美創造;原始人是偉大的,他們的創造中有那么多的未解之謎。熱愛吧,熱愛人類的文化遺產。探索吧,探索原始文化中的未知。學生報以掌聲,在興奮中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