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計劃總結
一、發展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搶抓“黃藍”兩區開發機遇,以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為中心,抓住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兩個關鍵,深入實施畜牧業工程,開展“高效生態畜牧建設年”活動,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推動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二、發展目標
年末,力爭肉蛋奶總產達92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100億元。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特色畜牧業發展,加快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
1、繼續推進工程。按照《市畜牧重點工程實施意見》要求,通過深化落實局班子成員及科級干部包縣區、包項目、包企業制度及召開工程工作推進現場會,年內創建、培育十大標準化示范場、十大特色畜牧養殖場、十大高效生態畜牧生產基地、十大高效生態畜牧業示范園區、十大龍頭企業、十大畜牧品牌、十大質量安全示范場、十大科學防疫示范點和一個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畜牧示范基地。
2、開展“高效生態畜牧建設年”活動。一是繼續推進“四級聯創”標準化示范場活動。年內力爭創建國家級示范場5個,省級示范場10個。二是大力推進現代畜牧示范園區建設。抓好12家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打造3-5處亮點工程。三是加快推進生態養殖模式。積極探索農牧結合、林牧結合等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發展生態養殖,推進生態環保畜牧業發展。年內力爭建設100個高效生態養殖場,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組織評選十大生態養殖場、編制生態養殖模式技術推廣手冊等。
3、不斷推進高效特色畜牧業發展。一是按照“地方畜禽保特色、引進品種保優勢、優良品種擴規模、良法配套增效益”的原則,因地制宜制定高效特色畜牧業發展規劃。二是突出發展種草養畜。加快奶牛、肉牛、羊、兔等草食動物發展,提升“全國牛羊加工業示范基地”這一品牌影響力。年內新增牧草種植1萬畝,發展種草養畜典型場戶10處。三是保護開發地方品種。加強與農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交流與合作,以省渤海黑牛、洼地綿羊等原種場為依托,重點支持渤海黑牛、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德州驢等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開發,逐步開展特色畜禽新品種(品系)培育及認定,對特色畜禽品種繁育、飼養管理等技術進行總結推廣。
4、培植發展畜牧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年內引導發展、規范畜牧合作經濟組織50家,培育市級以上畜牧龍頭企業10家,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數占總量的85%以上。
5、加快“三品”認證步伐,著力抓好品牌創建。積極引導組織各類規模養殖企業開展商標注冊,加強畜牧品牌創建。2012年力爭全市新增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15個,創建畜牧品牌10個。
(二)深入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構建畜牧業發展安全屏障
1、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照“依靠科學、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和“政府部門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抓好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確保免疫率達到100%,全年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2、抓好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充分發揮市、縣獸醫實驗室的作用,重點抓好口蹄疫、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禽流感等動物疫病監測。開展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組織免疫效果試驗,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做好疫情預警和風險評估工作,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能力。做好動物疫病報告工作,嚴格疫情上報制度,確保及時上報。
3、抓好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健全和完善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加快推進官方獸醫、執業獸醫、鄉村獸醫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獸醫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未完成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縣區,重大畜牧類項目不予安排,重要獎勵“一票”否決。繼續推進基層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抓好基層鄉鎮獸醫站擴建項目。不斷加強獸醫實驗室管理,加快推進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年底確??h級實驗室全部通過系統內考核。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實驗室申請國家認證認可,不斷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和生物安全監管水平。
(三)深入推進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強化投入品監管。一是嚴格落實官方獸醫監管養殖場制度,指導養殖場(戶)建立、規范養殖檔案,為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供依據。二是加強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使用企業監管,落實獸藥生產經營認證和養殖企業獸藥使用登記備案制度,取締非獸藥GSP經營企業。三是抓好獸藥、飼料和畜產品的抽檢工作,年內抽檢獸藥50批次、飼料50批次、動物尿樣1.3萬個。四是加強部門合作,強化畜禽養殖環節“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的監管,年內開展2次專項整治活動,形成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強大合力。五是加強對飼料、獸藥、種畜禽、奶站等重點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的監管,年內開展動物診療機構、生鮮乳收購站、種畜禽執法大檢查活動8次,嚴厲查處各類涉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
2、強化動物衛生檢疫監督。做好官方獸醫資格確認、備案工作,分層級、分批次開展官方獸醫業務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加大對官方獸醫的監督考核。強化動物檢疫及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著力抓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畜禽交易市場監管。全面落實動物、動物產品全程監管制度,實行全流程同步檢疫,督促屠宰企業落實“瘦肉精”抽檢責任。積極推進全市5處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建設,發揮好查疫堵疫作用。
3、強化執業獸醫、鄉村獸醫管理。按照農業部和省局要求,認真組織好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工作;認真組織執業獸醫、鄉村獸醫注冊與備案工作。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嚴厲打擊“無證行醫”、“借殼行醫”和“游醫”行為。
4、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抓住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二期規劃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兩級質檢站建設,不斷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5、強化落實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落實監管責任,加大對失職瀆職行為的問責力度,對監管措施不到位,失職瀆職,造成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