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這次全市民政系統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民政工作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年的工作,對年工作任務做出總體安排。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年全市民政工作基本情況
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民政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大局,以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為主線,創新工作思路和體制機制,圓滿完成了預定目標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面做好提標擴面工作,我市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30元和300元提高到360元和33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1420元提高到1620元,農村五保標準由每人每年3400元提高到3600元,并向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分別發放了200元和100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全市共發放城市低保資金3110.9萬元,農村低保資金5486.17萬元,農村五保供養資金1154.85萬元,使10589名城市低保對象,45428名農村低保對象和3254名農村五保對象得到了有效保障。“開展五保供養服務機構事業單位登記的做法”被評為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創新獎,我市被評為“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單位”,區牛莊鎮敬老幸福園被評為“全國模范敬老院”,縣李鵲鎮敬老幸福園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救災工作及時有力,先后投入救災資金1463.1萬元,全面完成300戶因災倒房和1331戶危房的重建及修繕工作。區勝利街道中山社區、縣勝興社區、區六合街道河安社區等3個社區被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榮譽稱號。新建農村特困群眾安居房600套。并投入城鄉居民醫療救助資金1020萬元,慈善救助152.4萬元,福彩公益金專項救助80.6萬元,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10萬元,貧困大學生救助87.2萬元,受惠群眾達3759人。
(二)雙擁考評試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愛民固邊大走訪”、“擁軍強基送真情”兩項特色活動為載體,以加強駐軍駐警部隊特別是“小散遠”部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官兵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和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為重點,堅持做在平時、做到基層、用心去做的原則,健全完善了黨委議軍會議、軍地聯席會議、黨政領導過軍事日、工作述職、信息通報、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等十項制度。雙擁工作實現了“五納入”、“四同步”;在鄉鎮建立了“兩檔案、一網絡系統、一活動室”,村居實行了“一村一盒,一人一檔,三上墻,月走訪,三見到”工作法。在黨管武裝、五項安置、退役士兵培訓、涉軍穩定、企業民兵預備役等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我市代表省接受了全國雙擁模范城檢查團的檢查考評,得到了國家和省雙擁辦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兩項特色活動和十項制度在全國雙擁網站上進行了推廣,優撫安置工作“五個好”經驗得到了省軍區推廣。
(三)城鄉社區建設協調推進。城市社區不斷健全完善服務體系,深入開展了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并投入使用城市社區服務中心92處。五縣區全部完成了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累計涉及664個建制村、35.4萬人,共規劃農村社區79個,平均人口4482人,規劃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總面積10.62萬平方米,平均規劃面積1344平方米。全市農村社區建設覆蓋率達到54.38%。深入開展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活動,在安寧、中山、金水、遼河等社區進行了換屆選舉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基層民政隊伍建設,配備村居專職民政助理1668人,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在全省城鄉社區建設工作會議上,我市作了典型發言,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四)優撫安置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在市技術學院組建了城鄉退役士兵一體化培訓基地。對722名城鄉退役士兵進行了兩個半月的技能培訓,并全部推薦就業,進一步拓寬了退役士兵安置渠道。二是全面落實了各項優撫政策。建立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保證了優撫對象生活水平與當地群眾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農村義務兵家庭年優待金達到上年度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其中區7378元,區7200元,縣7678元,縣7418元,縣6257元);及時調整和嚴格落實了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兌現率達100%。安裝了“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程序,方便了優撫對象就醫和醫療費報銷。三是啟動了“愛心房”基金,全市420名“三老”優撫對象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安居房”、“光榮屋”,解決了他們的住房難問題。
(五)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得到理順和發展。市社會綜合福利中心“三院兩中心”項目進展順利,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先后投入1835萬元,三院建設已全面完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主體已完工,填補了城市社會福利事業的空白,大大提高了城市民生綜合保障能力。深入開展了“殯葬優質服務月”和公墓清理整頓工作,規范了殯葬管理服務,火化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開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動和企業勸募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募集善款775萬元,其中市慈善總會募集355.4萬元;福利彩票銷售實現2.559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
(六)社會行政管理取得突出成績。在全市社會組織中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市和縣區全部成立了社會組織黨工委,進一步加強了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指導區、縣、縣完成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編印了市和縣新版行政區劃圖,圓滿完成了4000多條地名信息的屬性庫和圖形庫的建設任務,開展了-邊界線的聯檢工作。今年以來,共辦理結婚登記14254對,離婚登記3098對,收養登記104件,出證合格率均達100%。全市6處婚姻登記機關全部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單位”,我市被評為“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十一五’貢獻突出單位”。
在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方面,提出了“健康向上,知難而進,用心研究,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堅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章管人、以廉服人”的工作理念,執行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了黨風廉政建設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制和局領導包縣區、分工負責制,全局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戰斗力、凝聚力、親和力顯著增強。“三爭”已爭取到位上級無償資金1.2億元,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7047萬元的資金爭取任務。基層政權建設、財務管理、軍休管理、軍供服務、信訪穩定、下派幫扶等工作也都取得新成績,實現了新發展。在全市開展的幾次民意調查中,民政部門的群眾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0%以上。在年全國雙擁考評試點“三個滿意度”調查中,全市民政系統綜合滿意度達到98.6%。市榮軍醫院、區婚姻登記處、區鎮敬老院、黃烈士陵園、縣街道民政辦被評為“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我市連續四年實現無到省進京上訪、無集體上訪、無信訪積案“三無市”。市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排頭兵活動先進單位”、“全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市援建北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