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非常嚴峻。黨中央主要領導同志去年先后三次對安全生產工作作重要批示,是建國以來少有的。這充分說明了黨和國家對安全生產的充分重視,對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十分關心。我們應當深刻學習、認真領會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在實際工作中貫徹執行〕重溫中央領導同志三次重要指示,筆者悟到這樣一點,即疏于安全管理,是連連發生慘重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安全生產活動的一大障礙。由于安全管理不善、不嚴,甚至混亂,出現了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貫徹不落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執行不力,安全監督檢查不到位,安全宜傳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思想意識薄弱,安全工作疲軟等一系列后遺癥,其教訓實在深刻。因此,必須大力清除安全管理的弊病和障礙,嚴格安全管理,強化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管理。
上海市召開的一次重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向全市提出了進行“長效安全管理”的要求。筆者認為,這是嚴格管理、強化管理、改善管理的一帖良方。何謂“長效安全管理”?一是建立能上下貫通的安全管理網絡;二是有一支活躍在安全生產第一線的安全管理隊伍;三是要有一支與企業、本單位相適應的具有安全管理經驗的管理干部隊伍;四是要有與安全生產相匹配的法律、法規、制度、規定。這就是“長效安全管理”的四要素。
在我們日常的安全生產工作中,雖然早已接觸過“長效安全管理”的四要素,但要作為一項安全系統工程,把四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做深做細做透,還得下大力氣不可。
所謂“長效”二字,按其簡單的字義分析,可以“長”和“效”二字來分別理解。
“長”即指長時間、長時期、長周期,體現了安全管理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一刻不松的要求。人們常常聽到的安全要“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生動地展示了安全的時間概念。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提出的“四全”安全管理原則,即安全管理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則呈現了安全的時空概念,并與人—安全生產活動最活躍的因素和主體對象聯系了起來,把“長”的含義更具體化、生動化了。
“效”系指效率、效應、效果。安全是很講究效率的。“安全顯效益”表明,安全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是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直接關系的。其理由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要以最少的投資、最低的生產成本、最優化的勞動組合、最高的勞動生產率、最多的產量和產品、最好的質量、最活躍的生產銷售經營來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即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顯示高效率,然后才能獲取高效益。而安全管理就是控制住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危險源(點),使事故發生的概率趨于等于零,以保證持續維持在安全高效之上。因此,安全與企業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關系,安全也與效率有著直接的關聯,生產經營活動缺乏安全的基礎,就談不上效率、效益,一旦發生重特大事故,還將毀于一旦,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從而失去了效率,效益。
安全管理除了有經濟效益之外,還有直接的社會效益,石化企業安全管理的社會影響更加巨大。這里表現出了安全效應的問題。安全管理的任務是人一機一環境系統相互協調、配合、制約,以達到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安全進行,防止和避免事故的發生,保護勞動者健康衛生和人身安全,保障生產裝置、機器、設備不受損毀,生產環境不受污染和減輕勞動者作業強度及預防職業病危害。倘若不認識安全管理的這一目的性,一旦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不測的惡性火災、爆炸、中毒或人身傷亡等事故,都會引起企業甚至社會的很大震動,還會牽制生產經營企業領導者的極大精力,職工的思想和工作情緒亦可能產生波動或不安。這就充分顯示了安全與社會效益的直接關系,表明了安全與效益的相互關系。安全管理產生效率,產生效應,其結果必然燕得效果。這就是說,效率、效應與效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相輔相成,相互影響。
由上陳述可知:安全強調實行長效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也符合安全生產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生產力和高科技的大力推進,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長效管理已顯得越來越迫切。各行各業要實行長效安全管理,對具有生產經營風險大、安全生產難度高的石油化工企業來說,毫無疑問,更需要實行長效安全管理,以始終保持石油化工生產的“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化”運轉。
要實現企業的“長效安全管理”,關鍵在于領導,首先是行政一把手。因為行政一把手是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或負總責。衡量行政一把手重視安全的標準有下列五條:(l)是否樹立了“民以食為天,民以安為地”的觀念,對本企業安全生產情況了如指掌,做到“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2)是否切實把安全生產擺在第一的位置,做到“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3)是否認真貫徹國家、地方和上級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文件精神,及時研究、處理企業重大安全生產問題;(4)是否做到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是否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是否進行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是否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是否真正落實不放過)和對事故教育“亡羊補牢”;(5)對事故隱患治理是否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錢、治理有方”,安全上舍得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投人。
與此同時,“長效安全管理”還要實現”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這是因為,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深人發展,安全管理已轉向深層次管理的模式。安全已經不單純是安全專職部門的事情,而是涉及到黨組織、工會、共青團,以及工藝、生產、技術、設備、消防、環保、工業衛生、生活行政等方方面面的部門和專業,大家都要管、都應管的事情了。這好比企業有一根無形的”安全鏈”,把各部門、各專業都聯接在這根“鏈”上。通常稱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全面安全管理,或稱作“大安全”管理,就是這樣的“安全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