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1、認識美術,滲透美術
美術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很重要的特殊學科,它不只是傳授藝術知識、培養美術技藝,更是對學生智力的再開發和對人文素養的完善。中學美術新課標從全新的角度,把美術課程按學習方式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這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預示著將中學美術賦予了更多的深層次含義。
在中學階段,如何讓學生走出由傳統美術教育造成的“美術等于畫畫”的誤區,這必須要讓學生認識美術,了解美術的實質,學會欣賞天然美術作品。但中學美術教學不是要培養欣賞家、大藝術家,更不是對美術技能的操練,而是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思維和旺盛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中對各學科滲透,讓學生知道美術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它與文學、音樂、天文、地理、歷史,甚至與數學都有著密切聯系。教師也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克服過去以技能訓練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摒棄千篇一律的課程講解,應該主動引導學生聯系各門學科,拓寬審美教育,讓學生感知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充分利用其它學科的輔助性,發散思維,將美術的本質提煉到表面,讓學生感覺美術應用廣泛,美術無處不在,美術是一種美的展現。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的理解,也易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欣賞美的思維“慣性”,更好的享受生活。
2、打倒“偽特色”,樹立正確發展觀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在中學階段各地區逐漸普及了美術教學。在初期,許多學校專門開辦了專修班,初衷是因材施教、定向發展,這種嘗試取得了成功。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競相模仿此模式,一大批的藝術學校拔地而起,它們喊著素質教育的口號,不顧學生的意愿,強迫學生學習美術專業,集中培養少數計劃參加“藝考”的美術生,名義上是特色班,走的卻是應試教學的路子。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這些現象是各校爭奪經濟利益與追求高升學率的產物。這些學校試圖“獨辟蹊徑”繞開普通中高考,打起“特色”教育的主意。這顯然是與素質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的。它把美術教育作為純繪畫性的技能訓練,以繪畫教學代替美術教育。忽略了美術教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能發揮中學美術教育的真正功能。這種“偽特色”導致了學生綜合素質下降,教學資源配置不足,使美術教育偏離了正常的發展道路,愈走愈歪,最后只成為一種斂財的方式與拿一紙文憑的手段。這種“偽特色”模式是應該堅決杜絕的。
中學美術教育應采取綜合普及、重點發展的模式。首先要讓教育工作者對中學美術教育觀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認識到美術教育在中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要正確認識美術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不做表面文章,注重學術性,不被其他因素干擾。要提高自身素質,注重師德,用心傳教。這才是新時期美術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點。美術這門學科應讓所有學生了解美術的真正內涵,普及美術欣賞知識,這有助于他們在成長中對生活的認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兼顧基礎與發展,分類設立專修課,并且重視欣賞課教學,要引導或推薦對美術有興趣和天賦的學生沿著美術的道路走下去。這樣才能保證中學美術在新時期不走歪路。
3、放眼世界,培養自我“悟”性
全球化的發展與地球村的形成使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教育家馬丁杰史遜說:“一談到藝術教育,我們總談到技巧,我們不要忘記通過藝術,還要學習人類的博愛、感情、知識、公道等等,這就是藝術教育,我們應當教藝術。藝術是一種預兆的語言,它把人類的未來展示給我們。藝術把我們與世界聯系在一起。藝術也是鑰匙,它能打開一個渾沌世界以外的大門”。新時期的中學美術教育應該讓學生認知更多的美術作品,不能讓很多中學生看不懂西方著名作品的趨勢延續下去。
這就是保持美術教學的先進性,與時俱進,了解不同環境下美術體系。
在教學中采用“廣基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各種藝術語言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其內涵,這樣才能使當代中學生更好的繼承人類文明,開拓創新。使學生全面提高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也能增強國家與民族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這種模式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各種美術知識,激發創作熱情與能力,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悟”的能力。這樣才能將學生潛在的靈明與自由挖掘出來。豐子愷先生曾經說過:“想象是繪畫上極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東西,可用想象使它變得無形。”在中學教學中,要堅持開放性原則,為學生建立一個開放的環境和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我觀點,鼓勵發散性與獨特性思維,不打擊異想天開現象,注重引導學生領悟和創造美術作品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自我“悟”性。讓學生在自己親身體驗中受到啟發,大膽創新,激發自身的創造欲望和潛能。
目前我國處于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新時期中學美術教育面臨著新發展,在發展道路上還很崎嶇。在中學階段,若能將美術作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來對待,挖掘學生潛能、培養興趣,讓學生習慣性欣賞事物,美術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們期待看到一種真正的美術教育在中國這片廣袤美麗的土地上開花結果。